[发明专利]路灯监控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6202.4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0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聪瑞;杨仲民;陈冠良;潘明宪;王余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5B37/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灯 监控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灯系统,尤指一种监控管理路灯且于故障时自动通知修复的路灯监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路灯是道路、街道及公众场合不可或缺的发光照明设备,以往多以填充有惰性气体的灯泡或是日光灯为主,目前越来越多地方开始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路灯,以节省电力。
路灯通常在黄昏或入夜前开启,在黎明时分关闭,除了其照明功能,对于环境安全及社会治安也发挥作用。因此,一旦有路灯故障或发生电缆被盗的情形便会影响用路安全,且可能成为治安死角。请参阅图1,现行路灯管理机制为,管理人员A派遣巡察人员B去各地巡视路灯,看看是否有故障者需维修,若有路灯故障时回报管理人员A,管理人员A再派遣维修人员D前往维修并回报维修状态;另一方面,管理人员A也接受民众C的主动故障申告,接着派遣巡察人员B去民众C所申告故障的路灯查证并回报,最后派遣维修人员D前往修复故障的路灯,修复完毕后需回报管理人员A,管理人员A发出修复回报予民众C。
由于目前所架设的路灯数量多且范围分散,因而在管理上或当路灯故障时察知不易,如图1所示的机制,乃相当依赖人力来巡察路灯,纵使开放民众故障申告,仍需派遣路灯巡察人员前往查证,缺乏故障自动查报的功能;而于派遣路灯维修人员前往维修时,路灯管理人员也难以得知其维修进度或状态,故导致故障修复时间长,易影响用路安全,且缺乏故障维护记录,管理不易,因而耗费人力和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种种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路灯监控管理系统,得以对路灯进行智能控制并提供故障自动报修服务。
本发明所提供的路灯监控管理系统,用以监控管理至少一路灯,该路灯监控管理系统包括:设置于该路灯上以监控该路灯而获得其路灯监控信息的终端控制器、与该终端控制器通讯以取得该路灯的路灯监控信息的集中控制器、以及利用网络与该集中控制器通讯以借由该集中控制器取得该路灯的路灯监控信息的控制中心。该控制中心进一步包括:根据该路灯的路灯监控信息对该路灯执行智能控制的控制模块;及根据该路灯的路灯监控信息查询出发生故障的路灯以发出修复故障路灯的通知及接收该故障路灯的修复状态的回报的故障模块。
所述的控制中心与地理信息系统连接以取得地理信息,该控制中心还包括操作接口,用以结合地理信息而提供查询、设定排程、设定群组、或申告故障。该控制中心还与维修单位连接,该故障模块发出该修复故障路灯的通知予该维修单位,且该维修单位回报该修复状态。
所述的控制模块还包括排程单元和群组单元,该排程单元依据所设定的排程对该路灯执行排程控制,该群组单元依据所设定的群组对该路灯执行分组。
所述的故障模块还包括查修单元及申告单元,该查修单元主动查出故障的路灯以发出通知予该维修单位,该申告单元接受故障申告以对该申告进行查证。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路灯监控管理系统能以地图方式显示路灯位置、对路灯执行分群组或智能控制、更可实时监控路灯以于发生故障时迅速查询其状态,或通知维修单位前往维修,并留下故障维修记录,使路灯系统易于管理,减少人力和成本的耗费。
附图说明
图1用于绘示现行路灯管理机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路灯监控管理系统的基本构件的示意图;及
图3为本发明的路灯监控管理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路灯
11 传感器
2 终端控制器
21 开关控制模块
22 电流侦测模块
23 通讯模块
3 集中控制器
4 网络
5 控制中心
51 操作接口
52 控制模块
521 排程单元
522 群组单元
523 智能处理单元
53 故障模块
531 查修单元
532 申告单元
54 管理模块
541 使用者管理单元
542 维修单位管理单元
543 合约管理单元
544 设备管理单元
55 报表产生模块
6 地理信息系统
7 维修单位
A 管理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