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管件定径块拉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5793.3 | 申请日: | 201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巍;孙杰;罗建平;阮成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4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管 件定径块 拉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管件定径块拉拔的机构,尤其是涉及大规格塑料管件。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管件在注塑过程中,产品脱模后还是未完全冷却,需要放入冷却水中将产品冷却;但是产品在冷却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椭圆,为了防止产品内径出现较大椭圆,需要将铝质的定径块塞入产品内;在产品冷却后,由于塑料冷却后收缩率较大,在定径块上形成很大的包覆力,使定径块在管件承口部分很难脱离出来。传统的脱离方法是:将塞入定径块的产品,通过杠杆原理,将产品内的定径块拔出来;由于在拉拔时,需要反复的拉拔,定径块才可以脱离产品,所以在拉拔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产品内壁的刮伤;在拔定径块的过程中,由于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高;管件内径在63mm以上,完全无法将定径块拔出来;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无法同时拉拔两个不同内径的产品,这样就造成了拉拔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操作复杂。上述拉拔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拉拔时间长;由于是使用的杠杆原理,容易造成力的倾斜,使拉拔台面容易翻倒;而且产品在摆放的过程中,容易偏移拉拔中心,造成产品与脱件块孔中心偏移,无法将定径块从产品内拔出来。总之,现有的拉拔方式,存在劳动强度高、拉拔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操作复杂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劳动强度高、拉拔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操作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管件定径块拉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于台面两侧的支架侧板与固定组件,上板通过固定组件与台面平行固定,上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脱件块,上板的上方设有支架上板,支架上板分别与支架侧板、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支架上板上设有气缸,气缸的上端密封,气缸下端内孔中的活塞杆穿过支架上板与挂件连接,挂件穿过脱件块与定径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组件为转动装置,包括设于台面上的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下垫块止动块,转动轴穿过上板与上板固定连接,转动轴上设有下垫块和上板止动块。
优选地,所述的上板为扇形,上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脱件块和第二脱件块。
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管件定径块拉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转动范围为0-90°,当转动角分别为0°、90°时,挂件分别对应第一脱件块、第二脱件块。
由于本发明的拉拔是属于垂直拉拔,不会造成管件产品内壁的刮伤。本发明采用多工位、多角度选择,因此可以同时拉拔多个不同规格的产品,并完全实现自动化拉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相比以前的拉拔机构,克服了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拉拔时间长、操作复杂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拉拔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发明拉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板转动0°时的示意图;
图4为上板转动90°时的示意图。
图中:
1、定径块; 10、台面;
2、管件产品; 11、转动组件;
3、气缸; 12、转动轴;
4、活塞杆; 13、轴承座;
5、挂件; 55 14、下垫块;
6、上板; 15、上板止动块;
7、止动螺钉; 16、下垫块止动块;
8、支架上板; 17、第一脱件块;
9、支架侧板; 18、第二脱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5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台式密筋热风炉
- 下一篇:粉体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