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线材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4328.8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7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线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线材,尤指一种其内气泡均匀分布的纤维发泡线材。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线材发泡工艺包括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无论是物理发泡还是化学发泡物理发泡是利用塑料挤出过程中直接注入气体或液态气体来实现发泡绝缘化学发泡是采用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以此来降低介电常数。物理发泡的制造方法是采用不产生损耗的气体用发泡齐,所以消除了化学发泡剂的弊端,即绝缘内不存在化学发泡方法产生的残余物或水份,使绝缘的介质损耗大幅度下降,物理发泡可消除化学发泡的许多工艺加工限制,易于制得泡孔微小,发泡均匀的优质绝缘,特别是可制得发泡高达80%的绝缘,而化学发泡绝缘的发泡度仅40%左右。因此物理发泡比化学发泡发泡度高,介电常数更小。
最终选择物理发泡还是化学发泡,原则是看制作有什么性能要求的产品,譬如普通数据电缆用化学发泡基本满足发泡度需求。化学发泡发泡度理论最高50%,而物理发泡可以高达80%,介电损耗当然比较小。物理发泡用在一般高频传输的线材比较好,发泡均匀传输损耗相对要小。
但是随着线缆内信号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如目前的发展趋势为每个信号传输对的传输速率为10Gbps,20Gbps及40Gbps,传统的物理发泡技术或化学发泡技术均无法满足其对应高频性能要求。
是以,需要一种新的发泡线材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电常数低且稳定的发泡线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泡线材,其包括:导体、包覆于导体外的纤维层及包覆于纤维层外的外护层,所述纤维层由若干股纤维组成,所述纤维层内具有若干空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发泡线材的优点在于:由于发泡线材纤维层内的空隙多,大小基本一致且分布均匀,因此发泡线材的介电常数小且稳定,使发泡线材的信号传输速率高,满足了业界对发泡线材高频性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发泡线材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发泡线材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或图2内所示的发泡线材内纤维形状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或图2内所示的发泡线材内纤维形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3及图4,本发明发泡线材1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由内而外包括导体2、纤维层3及外护层4。导体2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纤维层3包覆于导体2外,纤维层3可以由若干股纤维31编织而成。另外,纤维层3也可由若干股纤维31平行排列并热融成一体。相邻两股纤维31之间有空隙32,因此整个纤维层3内具有若干个空隙32,空隙32也可被称为气泡。上述气泡32数量多且均匀分布于纤维层3内。每股纤维31设有若干根绑在一起的纤维33,纤维33的形状可以为螺旋状或直线状。
请参阅图2,本发明发泡线材1’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由内而外也包括导体2’、纤维层3’及外护层4’。导体2’也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纤维层3’包覆于导体2’外,纤维层3’可以由若干股纤维31’编织而成。另外,纤维层3’也可由若干股纤维31’平行排列并热融成一体。相邻两股纤维31’之间有空隙32’,因此整个纤维层3’内具有若干个空隙32’,空隙32’也可被称为气泡。每股纤维31’呈中空状,即每股纤维31’内也有空隙32’。上述气泡32’数量多且均匀分布于纤维层3’内。另外,每股纤维31’也由若干纤维33捆绑而成,纤维33的形状可以为螺旋状或直线状。
由于发泡线材纤维层内的空隙多,大小基本一致且分布均匀,因此发泡线材的介电常数小且稳定,使发泡线材的信号传输速率高,满足业界了对发泡线材高频性能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