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小儿哮喘的外用药物及其穴位敷贴和制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3536.6 | 申请日: | 201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任现志;刘嘉君;陈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K9/70;A61P11/06;A61P1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小儿 哮喘 外用 药物 及其 穴位 敷贴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治小儿哮喘的敷贴药物及其穴位敷贴和制法。
背景技术
儿童,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群体,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机体各系统和各器官的功能尚未成熟,特别是婴幼儿,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尚不健全,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差,用药必须谨慎。有统计表明,国内市场90.0%的药物都没有儿童剂型。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我国患病儿童占总患病人口的20.0%以上,但用于儿童常见疾病的专用药物却很少,不能满足儿童保健事业的需要。
成人哮喘和小儿哮喘有着重要区别,成人哮喘的首发症状大多出现在儿童期(3岁左右),并且成人哮喘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GINA方案),而小儿哮喘通过正确的治疗,大多是可以治愈的,转化为成人的哮喘的不到10%。因此,小儿哮喘的治疗尤其重要。
传统的中医穴位敷贴采用将上药研磨后加入凡士林调成糊状,做成药饼,用胶布固定在穴位上,这种方法使用不便,效果也不够稳定。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小儿哮喘的外用药物,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外用药物制成的穴位敷贴,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外用药物制成的外用贴剂,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穴位敷贴在制备防治小儿咳喘药物上的应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防治小儿哮喘的外用药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白芥子7~12份,炙麻黄5~12份,炙黄芪4~11份,甘遂4~8份,细辛4~8份,乌头4~8份,生半夏4~7份,肉桂2~4份。
本发明的方剂中,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药品化义》中曰:“白芥子……横行甚捷,……通行甚锐,专开结痰,痰属热者能解,属寒者能解。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达,在四肢两胁,非此不通。”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白芥子利气豁痰,其主要成分硫氰酸希丙酯具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能使皮肤发红、温暖,甚至引起水泡,研究证实具有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为治疗哮喘敷贴之要药。
炙麻黄辛散而微兼苦降之性,可外开皮毛的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主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白芥子和炙麻黄共为本方之君药。
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为治疗肺脾气虚之主药,哮喘小儿多属肺脾气虚,治疗时常以黄芪补气、健脾。
甘遂,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珍珠囊》中讲到:“味苦气寒,苦性泄,寒胜热,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乃泄水之圣药。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故仲景大陷胸汤用之,但有毒,不可轻用。”甘遂苦寒宣通肺气,促进痰涎排出。
细辛,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功效解表散寒,通窍,温肺化饮。研究表明细辛具有抗过敏、抗变态反应作用,能消除新斯的明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黄芪、甘遂、细辛、半夏共为臣药。
乌头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外用能刺激皮肤,可用作止痛剂。为佐药。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神农本草经》曰:“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为使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外用药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白芥子9份,炙麻黄6份,炙黄芪9份,甘遂6份,细辛6份,乌头6份,生半夏6份,肉桂3份。
本发明所述外用药物可以制成穴位敷贴,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药根据炮制规则制成中药饮片,超微粉碎后加入凡士林制成湿性颗粒,再加入自发热体、纳米远红外微粉、磁粉制成药饼,置于穴位贴中。
在制备穴位敷贴时,本发明所采用的穴位贴为市面上常见的穴位贴,其内设有用于填充敷贴药物的圆环。
所述穴位敷贴在使用时配合石蜡∶氮酮按10∶1体积比混合配制的液体使用。使用前清洁皮肤,揭去黏胶隔离纸,将配制好的液体,滴1~2滴至药饼上,将药贴中心部位贴于穴位,粘胶护翼贴于皮肤表面轻轻按压固定即可。每隔2天敷贴1次,每次2~4小时,贴敷时或敷后局部皮肤出现灼热、疼痛、红肿、起泡等可减少敷贴时间。敷贴10次为1个疗程。所述穴位敷贴使用时的取穴为:肺俞穴、膻中穴、定喘穴。
肺俞:为肺之背俞穴,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症。
膻中:为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穴,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3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固体清新剂的风扇
- 下一篇:新型排气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