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腔组织吸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2195.0 | 申请日: | 2012-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9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金玲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玲丽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99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吸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腔组织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人流手术主要是通过吸引器连接吸引胶管,再连接金属刮宫器进行手术,在人流手术中有以下不足:
(一)刮宫器过粗
传统的刮宫器是以金属不锈钢管为主,直径为6-10mm,由于刮宫器粗大、坚硬,必须扩宫进入宫腔使用。不足之处表现为:
1、须扩宫进入宫腔;
2、须重复消毒使用,增大交叉感染的机率;
3、开口大、负压大,易引起人流综合并发症,如伤口创面大、出血多、子宫穿孔等,易引发不孕症、盆腔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对于血HCG检查阳性,超声检查尚未发现孕囊的早期妊娠无法终止。
(二)负压吸引器
传统的负压吸引器产生的负压强持性大,在人流清宫过程中引发的宫缩过度、子宫内膜挤压摩擦损伤、术后恢复慢。这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单纯的负压吸引,宫腔内压力大,因而病人疼痛难忍。
(三)微管人流术
微管人流顾名思义是在“管”上实现了微径。微管无需用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可直入宫颈到达宫腔,虽然解决了扩宫痛及宫颈损伤的问题,但是负压引起的宫缩疼痛问题依然存在。
最重要的是,可使终止妊娠手术提早到血HCG检测到妊娠,超声尚未发现孕囊时便可进行。大约比常规终止妊娠手术,时间提早15天左右。(以往终止妊娠手术在血HCG阳性阶段无法进行,必须等待到超声发现孕囊后,同时达到一定大小才可进行。)
(四)反复吸取
现有内腔组织吸引管吸取液体时需要反复进行,即插入、吸取,再取出放入排放废液池,再插入、取出、排出……,反复如此,给患者带来痛苦,易感染;另外,对于人流方面通常要进行长时间检查后才可进行。
综上,现有技术存在种种的缺陷,因此需要一种一次插入,无需反复操作,直接进行人流,无需检查的仪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腔组织吸引管。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腔组织吸引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管内套有内芯,在所述吸引管的前端还设有开口,其中,在所述管体上还设有支管,支管的一端设有容器;该容器能够增加管体内负压,同时贮存吸引出的组织。
上述容器可以使用压缩气囊,压缩气囊与支管连通;吸引管插入、吸取后内腔液就可进入气囊中,无需取出再插入,仅插入一次便可,直至内腔液体抽取完成,可以针对人流操作。
所述支管与所述压缩气囊的连接处还设有阀门。
所述压缩气囊的材质为硅胶。
所述吸引管的外壁还设有刻度。
所述吸引管的长度为80mm-150mm。
所述吸引管的直径为2.5mm-4.5mm。
优选的,所述吸引管的长度为120mm。
优选的,所述吸引管的直径为3.2mm。
所述开口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开口的长度为3mm-5mm,宽度为1mm-4mm。
优选的,所述开口的长度为6mm,宽度为1.5mm。
本发明设有压缩气囊能够增加手术过程中由于吸引出组织潴留导致吸引管内负压减少,同时可以引流出并贮存吸引出的组织,保持吸引管内的负压。当吸引管插入内腔进行吸引时,内腔产生负压,可通过开启气囊增加支管内腔的负压,支管负压大于主管,能使组织引流并贮存在支管内,主管可以保持正常手术需要的负压。可以持续吸引,因此不需要反复插入,减轻人体的痛苦。
本发明的内腔组织吸引管无需与电动吸引器链接,在抽出内芯同时,吸引管内就可形成负压,大约在400毫米汞柱左右。支管的一端有气囊,目的为了增加主导管内负压,同时吸引出组织可以到达该官腔内,不会留在主导管内,影响手术过程。(如果没有支管,吸引出来组织会留在主导管将减少负压,所以手术时要多次取出导管,射出吸引出来组织,支管的作用是增加负压,引流吸引出来组织,使手术过程中官腔内负压保持原来状况)。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内腔组织吸引管能够实现插入一次便可完成手术,减少手术感染及患者痛苦;
(2)本发明的内腔组织吸引管由于不接电动吸引器,内芯抽出引起的负压相对恒定,因此无需检测便可直接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玲丽,未经金玲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2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吸水后喷水高速船
- 下一篇:单晶硅棒截断专用运送辅助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