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设备机壳和相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22167.9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0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杨湧;任旭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强;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设备 机壳 相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大体涉及电力设备机壳和方法,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响应于电弧闪光事件的电力设备机壳。
背景技术
已知的电力电路和开关装置一般具有被诸如空气或气体或固体电介质的绝缘体隔开的导体。但是,如果导体定位成太靠近在一起,或者如果导体之间的电压超过导体之间的绝缘体的绝缘属性,则可出现电弧。导体之间的绝缘体可变得离子化,这可使得有电弧闪光事件。
电弧闪光是由于两相导体之间、相导体和中性导体之间或相导体和接地点之间的故障的原因而迅速释放能量所导致的。电弧闪光温度可达到或超过20000℃,这可使导体蒸发和/或损害相邻的设备。此外,电弧闪光可释放大量呈热、强光、压力波和/或声波的形式的能量。由于安全和/或运行的原因,其中容纳了导体和电力设备的机壳常常在很大程度上被密封。因此在一些机壳中,由于电弧闪光事件的原因而释放到机壳中的能量可基本约束在机壳内,从而潜在地对导体造成进一步的损害,以及/或者对相邻的设备和机壳本身造成损害。在其它机壳中,提供面板来释放电弧闪光事件所产生的压力的一部分。这样的机壳常常包括压力释放板。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机壳。该电力设备机壳包括用于封闭至少一个电力构件的机柜。机柜限定内部和构造成容许流体从机柜的内部流出的孔口。该电力设备机壳包括联接到机柜上且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动的故障盖。故障盖在关闭位置上基本覆盖孔口。当设置在关闭位置上时,故障盖沿基本竖直定向设置。该电力设备机壳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该至少一个紧固件构造成将故障盖保持在关闭位置上,以及响应于电弧闪光事件而释放故障盖,以容许故障盖运动到打开位置。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电力设备机壳的方法。该电力设备机壳包括构造成封闭至少一个电力构件的机柜。机柜限定内部和用以容许流体从机柜的内部流出的孔口。该方法包括沿基本竖直定向将故障盖定位在孔口的附近,将故障盖的第一部分附连到机柜上,以及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来将故障盖的第二部分联接到机柜上,使得故障盖保持在关闭位置上,从而至少部分地覆盖孔口。该至少一个紧固件构造成响应于电弧闪光事件而释放故障盖,以容许故障盖运动到打开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性电力设备机壳的正视截面图。
图2是故障盖在打开位置上的图1的电力设备机壳的局部透视图。
图3是故障盖在关闭位置上的图2的电力设备机壳的透视图。
图4是具有用于引导流体流的流体管道的图1的电力设备机壳的局部透视图。
图5是制造电力设备机壳的方法的框图。
部件列表:
100 机壳
102 机柜
104 内部
106 电力构件
108 孔口
110 故障盖
112 铰接件
114 边缘
116 紧固件
117 止动器
118 隔室
120 隔室
122 隔室
124 孔口
126 孔口
128 故障盖
129 紧固件
130 故障盖
131 紧固件
132 流体管道
200 方法
202 定位
204 附连
206 联接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示例性电力设备机壳100。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机壳100包括机柜102,机柜限定内部104。如所显示的那样,机壳100包括多个电力构件106。电力构件包括(无限制)导体、断路器、保险丝、汇流条、开关等。电力构件106提供对通往机壳10、来自机壳10和/或在机壳10内的电力的控制和/或传输。电力构件106在一个或多个状况下的接近性、结构和/或运行可提供其中可发生电弧闪光事件的情形。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机柜102限定孔口108。机壳100包括联接到机柜102上且设置在打开位置上的故障盖110。图2示出了在打开位置上的故障盖110,而图3示出了在关闭位置上的故障盖110。应当理解,打开位置包括关闭位置以外的若干不同的位置。具体而言,例如,部分地打开的位置和完全打开的位置两者都是打开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21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