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轴马达及盘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1490.4 | 申请日: | 201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4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孝;渡边地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G1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 马达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轴马达及盘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已有具有利用流体动压的轴承机构的盘驱动装置的马达。例如,日本特开2003-56555号公报公开的马达包括托架、轴、转子、和两个推力板。轴的下端被固定于托架的中央开口处。转子包括供轴插入的套筒部。套筒部被支撑为经由润滑流体相对于轴能够自如旋转。两个推力板在套筒部的贯通孔的两端的开口附近,通过压入和粘接被固定于轴的外周面。在套筒部的上部和位于套筒部的上侧的推力板之间构成介入有润滑流体的推力轴承部。
在推力板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位于压入面及压入面的下侧的环状凹部。在环状凹部与轴之间保持有粘接剂。
另外,例如日本特开2003-61295号公报公开的主轴马达包括轴、滚珠轴承(ballbearing)、帽、和转子轮毂。滚珠轴承的内圈与轴嵌合。转子轮毂与滚珠轴承的外圈嵌合。帽位于滚珠轴承的上侧,并覆盖滚珠轴承。在帽的内缘和外缘分别形成有向下突出的环状的内侧突起和外侧突起。内侧突起与轴或者滚珠轴承的内圈嵌合。外侧突起位于在滚珠轴承的外圈和转子轮毂之间形成的凹部内。在外侧突起与凹部之间构成有微小间隙。帽与滚珠轴承的上部之间的空间经由微小空间连通到外部。利用微小间隙的毛细管密封效果,防止了被填充到滚珠轴承中的润滑脂泄漏到马达外部。
另外,例如日本特开平08-275435号公报包括滚珠轴承、被固定于滚珠轴承的外周面的套筒、和覆盖滚珠轴承的上部的帽。在从帽的圆盘部的外周向下方延伸的外壁部与位于外壁部的内侧的套筒的上部之间,形成毛细管密封构造。
可是,在主轴马达(下面简称为“马达”)中,有的马达在被固定于轴部的环状部件与位于环状部件的下侧的旋转部的套筒部之间构成有间隙。在这种马达中,有时在环状部件的周围构成有形成润滑油的界面的密封部。密封部例如由被固定于环状部件的帽部件覆盖。
在装配马达时,在将环状部件压入轴部时,有时在轴部的外周面或环状部件的内周面产生损伤。如果产生损伤,则环状部件与套筒部之间的间隙内的润滑油有可能沿着损伤处而泄漏到环状部件的上侧。因此,需要将环状部件与轴部之间密封的作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以下解决方案。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第一方面的盘驱动装置用的主轴马达包括旋转部和具有定子的静止部。旋转部具有转子磁铁,并隔着润滑油相对于静止部旋转。
静止部包括轴部、环状部件、和环状的帽部件。轴部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配置。环状部件以过盈配合状态被固定于轴部的上部。帽部件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利用粘接剂固定于轴部及环状部件。旋转部包括套筒部和大致圆筒状的密封形成部。密封形成部位于环状部件的径向外侧,并且沿轴向延伸。
在环状部件的外周面与密封形成部的内周面之间的上密封间隙中,构成上密封部,润滑油的界面位于所述上密封部。
帽部件覆盖上密封部的上方。轴部与环状部件接触的固定区域的下端与润滑油接触,固定区域的上端在整周范围被粘接剂覆盖。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防止润滑油从轴部与环状部件之间泄漏。
本发明在推力部的上端面相对于轴的外周面的垂直度方面实现了改良。
参照附图,基于后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论述,关于上述以及其他的本发明的要素、构件、步骤、特征以及优点,将会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盘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马达的剖视图。
图3是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5是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7是套筒部的剖视图。
图8是轴部和上推力(thrust)部的仰视图。
图9是下推力部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内筒部的另一个示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另一个示例的轴承机构的图。
图12是表示又一个示例的轴承机构的图。
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14是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15是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密封帽的另一个示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密封帽的又一个示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密封帽的又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1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及像素插值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零功耗节能充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