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机用隔振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0690.8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角崎雄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用隔振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于旋转风机的中心部、借助于弹性体的弹性变形在旋转轴与叶片主体之间发挥隔振作用的风机用隔振毂。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旋转风机,由于从较长的圆筒状的叶片主体的半径方向的某一范围吸入空气、然后使吸入的空气在叶片主体的内部沿横穿方向流动同时从半径方向的另外的某一范围进行吹出的横流风机(Cross Flow Fan,以下,有时简称作风机)能够较宽地呈带状吹出风,因此被广泛用作空调(空气调节器)等的旋转风机。
图6表示其一个例子。
在图中,200是壳体,202是叶片主体,204是驱动叶片主体202旋转的电动机。
壳体200具有左右一对侧板206,而且叶片主体202具有左右端的端板210和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叶片208。
212是振动隔绝用的隔振毂,夹设在旋转轴214与叶片主体202之间,详细而言夹设在旋转轴214与端板210之间。
当为该横流风机时,如箭头所示从上方吸入空气,向前方呈带状送出风。
近年来,对空调而言,受到世界范围内的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节能及舒适性提高的需求的增加的影响,变频控制正成为主流。
在该变频控制下,空调例如在骤冷之后以低功耗运转维持设定温度,能够节省电力。
另一方面,在变频控制下,产生了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动机的频繁的转矩改变,于是由于该转矩改变而易于产生振动、噪音。
上述隔振毂212是出于抑制从旋转轴214向叶片主体202的振动传递及从叶片主体202向旋转轴214的振动传递的目的、即在旋转轴214与叶片主体202之间隔绝振动的目的而设置的。
作为该横流风机用的隔振毂,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代表性例子。
图7表示其具体例子。
在图中,216是该隔振毂,具有刚性的内筒构件(内侧构件)220、刚性的圆板状的连接板(外侧构件)222及沿径向弹性连结该内筒构件220与连接板222的弹性体224。该内筒构件220形成为圆筒状并使旋转轴214嵌入内侧的嵌合孔218内,接受来自旋转轴214的驱动力而与旋转轴214一体旋转;该连接板222接合在叶片主体202上,详细而言接合在端板210上并与叶片主体202一体旋转。
在此,内筒构件220借助于外螺纹构件226以与旋转轴214一体旋转的状态固定在旋转轴214上。
在该隔振毂216中,经由弹性体224向连接板222、即叶片主体202传递内筒构件220的旋转运动并使该叶片主体202旋转运动,而且借助于弹性体224的弹性变形来抑制从内筒构件220、即旋转轴214向叶片主体202的振动传递及从叶片主体202向旋转轴214的振动传递。
在图7所示的隔振毂216中,通过增大连接板222与内筒构件220之间的径向距离,即增大连接板222与内筒构件220之间的弹性体224的尺寸,使弹性体224的扭转方向的弹性特性(连接板222相对于内筒构件220旋转的方向的弹性特性)较软,能够提高旋转轴214与叶片主体202之间的振动抑制效果,即能够提高隔振性能。
但是,当如此设置时,弹性体224的与轴线垂直方向的弹性特性及撬动方向的弹性特性(如图7(B)所示,使连接板222相对于内筒构件220倾斜运动的方向的弹性特性)也同时变软。
当与轴线垂直方向及撬动方向的弹性特性变软时,在产品(风机)输送时叶片主体202摇晃(叶片主体202相对于壳体200倾斜运动或不规则运动),产生了叶片主体202碰到壳体200而受损的问题。
另外,在横向放置使用风机的情况下,叶片主体202也相对于壳体200倾斜,根据情况有时与壳体200相接触而破损,或者产生异响。
另外,在横向放置使用风机的情况下,当弹性体224的与轴线垂直方向的弹性特性较软时,该方向的变形量增大,在该情况下,叶片主体202的轴心相对于旋转轴214的轴心偏移,叶片主体202不规则地旋转运动,由此出现了产生振动、异响这样的问题。
另外,当为图7所示的隔振毂216时,为了将叶片主体202(详细而言是其端板210)接合在连接板222上,作为连接板222从弹性体224沿径向突出的尺寸a需要设为一定尺寸以上,而且作为用于将连接板222嵌入弹性体224内的尺寸b需要设为一定尺寸以上,另外为了使扭转弹性特性较软,弹性体224的位于连接板222与内筒构件220之间的尺寸c也需要设为一定尺寸以上,在此再加上内筒构件220的径向的壁厚尺寸,连接板222的外径必然增大,存在有隔振毂216大型化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06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管及其成型制造方法
- 下一篇:非对映体盐结晶拆分邻氯扁桃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