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下采矿自动化充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9454.4 | 申请日: | 201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6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蔡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翼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韩辉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矿 自动化 充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的充填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膏体充填生产采用自动化控制的三下采矿自动化充填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大国,随着煤炭开采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解放“三下”压煤,煤矿的充填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各类矿山充填设备陈旧,基本处于手动人工控制阶段,生产效率较低。特别是在膏体煤矿充填行业,破碎系统,搅拌系统,充填泵,井下截止阀控制,节流阀和堵管压力检测系统都是靠人工手动操作,当某个环节出现故障,其他环节不能立即处理,可能出现堵管等充填故障,大大增加充填成本,直接影响充填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生产无需人工手动操作的三下采矿自动化充填系统。本发明由主控PLC、破碎系统控制器、搅拌系统控制器、充填泵控制器、截止阀及压力检测控制器、节流阀控制器组成,并采用目前工业以太网环网技术,把各部分连接起来,主控PLC作为充填系统集中控制,实现对各个系统的监视和控制,当充填系统某一部分出现故障时,会自动处理其他环节部分,保证整个充填系统的安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三下采矿自动化充填系统,由主控PLC、破碎系统控制器、搅拌系统控制器、充填泵控制器、截止阀及压力检测控制器、节流阀控制器组成,其特点是主控PLC通过以太网依次与破碎系统控制器、节流阀控制器、截止阀及压力检测控制器相连接,主控PLC通过Modbus总线依次与搅拌系统控制器、充填泵控制器相连接,当充填系统的某一部分出现故障时,会自动处理充填系统的其他部分,保证整个充填系统的安全。
所述充填系统包括有破碎系统、搅拌系统、泵送系统和井下充填系统,其中。
破碎系统主要由依次排序的装载机、喂料机、输送机、破碎机、筛分机、输送机组成。
搅拌系统由两台可以就地和远程控制的搅拌站组成。
泵送系统由可以就地和远程控制的充填电机、充填泵组成。
井下充填系统由可以就地和远程控制的截止阀控制和节流阀控制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煤矿膏体充填的特点,实现了煤矿的自动充填控制,提高了充填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充填系统控制网络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破碎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搅拌与井下充填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这种三下采矿自动化充填系统,由主控PLC、破碎系统控制器、搅拌系统控制器、充填泵控制器、截止阀及压力检测控制器、节流阀控制器组成,其特点是主控PLC通过以太网依次与破碎系统控制器、节流阀控制器、截止阀及压力检测控制器相连接,主控PLC通过Modbus总线依次与搅拌系统控制器、充填泵控制器相连接,当充填系统的某一部分出现故障时,会自动处理充填系统的其他部分,保证整个充填系统的安全。
如图2~图3所示,整个充填系统分为破碎系统、搅拌系统、泵送系统和井下充填系统等。
破碎系统主要由依次排序的喂料机、输送机、破碎机、筛分机等组成,当设备处于“远程”控制方式时,又分为手动和自动,手动方式可以单独启停设备,自动时,按下启动按钮,破碎系统的设备从后至前顺序启动,后一个设备的运行,是前一个设备能够启动的充分条件,例如,当筛分机启动运行后,给筛分机送料的输送机才允许启动;当按下停止按钮时,设备从前至后顺序停止,例如,破碎机先停下来,破碎机后面给筛分机送料的输送机才允许停机。“手动”启停设备时,如果启动或者停止的条件不满足,在上位机上弹出提示信息。例如给料机开启,如果给料机后的输送机没运行,上位机弹出提示信息,“输送机未运行”。以提醒操作者开启给料机后的输送机(如图2)。
当煤矸石仓料到高位时,输送机停止工作,同时分料斗改变物料方向,把物料分送到运往煤矸石料场的输送机上。破碎系统设备环环相扣,当破碎的某个环节突然发生故障,他前面的设备必须停机,后面的设备状态不变,上位机界面提示设备报警,操作人员进行处理故障,保证破碎系统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翼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飞翼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水处理
- 下一篇:具有过载保护部的转向杆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