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巨尾桉转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9229.0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夏新莉;尹伟伦;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Q1/68;A01H4/00;A0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卢新;左明坤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巨尾桉 转化 方法 | ||
1.一种巨尾桉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目的基因连入含有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上,将所述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
(2)将所述农杆菌于含有100mg/mL卡那霉素和50mg/mL利福平的YEB培养基中,28℃,180转/分钟,避光摇至OD值为0.4~0.6;8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沉淀收集菌体;
(3)使用含有乙酰丁香酮50mg/L、2-(N-吗啡啉)乙磺酸150mg/L和半乳糖1.8g/L的无蔗糖MS液体培养基悬浮菌体,悬浮后的菌液OD值仍调至0.4~0.7;
(4)取巨尾桉组培苗茎段,剪为0.5厘米左右,接种于预培养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5±2℃的培养室中,暗培养1天,进行预培养;
(5)取悬浮后的菌液侵染经预培养的巨尾桉茎段,侵染时间为4~7分钟;侵染后接种至共培养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5±2℃的培养室中,暗培养3天中,进行共培养;
(6)将共培养后的茎段转接至筛选阶段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5±2℃的培养室中,暗培养40~45天,进行选择性培养;
(7)统计选择性培养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将产生的愈伤组织接至筛选阶段的分化培养基中,在光照强度为1500~2000勒克斯、光周期为18小时/天、温度为25±2℃的培养室内进行芽分化培养;
(8)约25~30天后,将分化得到的芽编号,并移入新的筛选阶段的分化培养基中继续进行分化培养;
(9)取分化培养中高约2厘米左右的小芽,接入筛选阶段的生根培养基中,在光照强度为1500~2000勒克斯、光周期为18小时/天、温度为25±2℃的培养室内进行生根培养,40~45天后将生根巨尾桉幼苗移入土中;
(10)取经筛选培养得到的巨尾桉株系叶片进行氯酚红检测,转化成功的株系的检测液产生变色反应;用转化成功的株系提取DNA,以AmCBL1基因正向引物AmCBL1-1和反向引物AmCBL1-2为引物,经PCR反应进行转基因鉴定,确定这些株系的DNA中是否获得了目的基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基因来源于超旱生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Maxim.)Cheng f.),该基因由其特异性启动子AmCBL1P所驱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后的菌液OD值仍调至0.5~0.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侵染时间为5~6分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培养愈伤诱导培养基是含苯基噻二唑脲(Thidiazuron,以下简称TDZ)0.5mg/L、萘乙酸(1-naphthlcetic acid,以下简称NAA)0.1mg/L、蔗糖30g/L和琼脂7g/L的MS培养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培养愈伤诱导培养基是含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以下简称Car)200mg/L、TDZ 0.5mg/L、NAA 0.1mg/L、蔗糖30g/L和琼脂7g/L的MS培养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阶段的愈伤诱导培养基是含有Car200mg/L、TDZ 0.5mg/L、NAA0.1mg/L、蔗糖19g/L、甘露糖11g/L和琼脂7g/L的MS培养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阶段的分化培养基中是含有Car 200mg/L、蔗糖19g/L、甘露糖11g/L和琼脂7g/L的MS培养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阶段的生根培养基是含有Car 200mg/L、IBA 0.5mg/L、NAA 0.5mg/L、蔗糖19g/L、甘露糖11g/L和琼脂7g/L的1/2MS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2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