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9188.5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3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川田义高;坂井哲男;丰田夏树;冈田直忠;矢作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H01M2/04;B23K26/2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杨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二次电池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在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中,以车载用途为中心的各种用途不断扩展,生产一直在扩大。在制造二次电池时,多采用将电池的构成部件封入金属箱内的制造方法。此外,为了提高二次电池的空间效率,与以往的圆形箱相比,多采用方形的电池箱。无论是在圆形还是方形的电池箱的情况下,能够高效率地制造构造体的激光焊接多被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制造。
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序中,经常使用激光焊接的工序是以下三个工序。
1、连接铝罐本体和帽体的帽缝焊接。
2、用于堵塞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口的封闭焊接。
3、用于将多个电池电学并联或串联的部件焊接。
但是,前述工序中2的封闭焊接工序为通过使激光从接合对象物表面向相对面贯通而使相对物熔融来进行一体化的工序,所以会在凝固过程中发生微裂纹(micro crack)。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激光焊接产生的微裂纹的缺陷的发生,实现高品质及高可靠性的二次电池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具有:容器,具有用于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口,并同时收容电极体和从注液口注入的电解液;以及封口盖,固定于容器并堵塞注液口,封口盖具有以贯穿封口盖及容器的深度环状存在的焊接痕和以与封口盖的厚度相当的深度在封口盖中的焊接痕的内周侧与焊接痕重叠的环状存在的内周侧熔融痕。
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是以堵塞注入了电解液的容器的注液口的方式在容器上放置封口盖;以环状对所放置的封口盖照射激光从而以贯穿封口盖及容器的深度在封口盖形成焊接痕,将封口盖焊接于容器;以环状对所焊接的封口盖照射激光,从而以与封口盖的厚度相当的深度在封口盖中的焊接痕的内周侧与焊接痕重叠地形成内周侧熔融痕。
根据上述的二次电池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可知,能够抑制由激光焊接产生的微裂纹的缺陷的发生,实现高品质及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概略构成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所具有的容器的封口盖周边的平面图。
图3是图2的A1-A1线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制造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工序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制造工序中的激光焊接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制造工序中的由激光焊接产生的焊接痕的剖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制造工序中的由激光照射产生的内周侧熔融痕的剖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制造工序中的第二次或第三次的激光功率和微裂纹的发生数量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9是用于说明由连续波激光照射产生的焊接痕和由脉冲激光照射产生的焊接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具有:电极体2;容器3,同时收容该电极体2和电解液;一对正极端子4及负极端子5。作为该二次电池1,例如,可列举出锂离子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电极体2由作为发电元件的正极板及负极板夹着隔板卷成螺旋(spiral)状来形成,与电解液一同被收纳于容器3内。
容器3为扁平的长方体形状的外装容器,例如由铝或铝合金等金属形成。该容器3具有上端(图1中)开口的一端开口的容器本体3a和堵塞该容器本体3a的开口的矩形板状的盖体3b,该盖体3b焊接于容器本体3a,形成为液密状态。
正极端子4设于盖体3b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负极端子5设于其另一端部。这些正极端子4及负极端子5分别连接于电极体2的正极及负极,从盖体3b的上面突出。此外,任一方的端子,例如正极端子4电连接于盖体3b,与容器3形成相同电位。负极端子5贯穿盖体3b并延伸,在该负极端子5和盖体3b之间设有由合成树脂或玻璃等绝缘体构成的密封件,例如密封垫(gasket)(未作图示)。该密封件将负极端子5和容器3之间气密地密封,并且电绝缘。
盖体3b的中央部设有例如矩形的安全阀6。该安全阀6通过使盖体3b的一部分变薄至厚度的一半的程度来形成,该薄体部分的上面中央部形成刻印。在由于二次电池1的异常等在容器3内产生气体,容器3的内压上升至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安全阀6成为开阀状态并将容器3内的气体放出,从而降低容器3的内压,防止二次电池1的破裂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1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