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8870.2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4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6 | 分类号: | H04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许伟群;郭放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 无线 信号 方法 无线通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3G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上网的速率越来越快,由此导致了3G无线数据卡的蓬勃发展。目前无线上网卡的外形多种多样,其中目前可旋转的数据卡(Rotate USB Stick)成为了数据卡发展的主流,但是由于插入便携机后,数据卡可以随着固定在USB接口的轴进行旋转,所以对于无线信号接收质量来说存在着很大的变化。由于该类型数据卡的天线是一定的,天线参数不会改变,所以在用户使用中,如果随意旋转数据卡,则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强度和质量都变化很大,有时直接导致业务性能的下降。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保证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强度和质量最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包括:控制天线按照预先给定的步进值进行旋转;检测在每个旋转位置通过所述天线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信号质量;确定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目标旋转位置;以及控制天线旋转到所述目标旋转位置,用于接收无线信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天线,用于接收无线信号;旋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天线按照预先给定的步进值进行旋转,以及控制天线旋转到目标旋转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在每个旋转位置通过所述天线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信号质量;位置确定装置,用于确定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目标旋转位置。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质量来控制天线旋转到目标旋转位置,从而保证了天线始终处于最佳的接收状态,提高了无线通信设备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以及
图3示出了可旋转的无线数据卡以及相关联的个人计算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注意到,目前有多种无线通信设备具有可旋转的天线,然而用户可能在使用这种无线通信设备时并不知道如何才可以获得最佳的性能。例如,对于可旋转的数据卡而言,用户通常习惯于将天线竖直设置,然而对于数据卡的OTA测试表明,对于平放在水平桌面的PC(180度),该类数据卡在水平180度的无线空间总接收功率(TIS)比垂直于PC(90度)的情况下高3-4dB左右,这就意味着水平方式的接收灵敏度是垂直方式的一倍以上。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根据无线通信设备本身一些关键无线接收信号的上报参数来动态调整天线位置的方法,大大改善用户实际使用中出现的这类问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可见,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控制天线按照预先给定的步进值进行旋转。这里的步进值可以是预先给定的固定值,例如5°,也可以是根据情况而设计的值,例如在水平位置附近具有较小的值,而在竖直位置附近具有较大的值,也可以是用户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经验而设置的值。本文中将天线旋转过程中停留的位置称为旋转位置。当天线被控制进行旋转时,在每个旋转位置停留预先确定的时间,例如停留1分钟到3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