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8107.X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7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巫俊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具有较佳热传效率及抗重力能力佳的热管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智能电子装置及其他电器设备的微小型化、高性能化日趋显著,这代表着用于其内部的热传元件及散热元件亦相同需配合朝微小型化及薄型化方向设计,藉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热管是一种导热效率极佳的导热元件,其热传效率是优于铜及铝等金属数倍乃至数十倍左右,因此在各种热关联设备中用作冷却用元件。
热管就形状而言,是区分有圆管形状的热管、截面积呈D形状的热管、平板热管等,主要是被用于冷却电子设备中热源的传导,而由于为了便于安装至被冷却部件及为了使接触面能获得较大的面积,故所述的平板热管是现阶段被广为使用的,另外随着冷却机构的小型化、省空间化,使用热管来作为热传导的电子设备亦相同大量选择平板热管来应用。
而传统热管结构有多种的制造方法,例如于一中空管体中填入金属粉末,并将该金属粉末透过烧结的方式于该中空管体内壁形成一毛细结构层,其后对该管体进行抽真空填入工作流体最后封管,又或于所述中空管体内置入金属材质的网状体,该网状毛细结构体会展开并自然的向外伸张贴覆至该中空管体内壁以形成一毛细结构层,其后对该管体进行抽真空填入工作流体最后封管,但现今因电子设备的微小薄型化需求,致使需将热管制作成平板型。
所述该平板热管虽可达到薄型化的目的,但却延伸出另一问题,由于该平板热管是将金属粉末烧结于热管管径的内壁表面,令其烧结体得完整全面的披覆于壁面上,致使对该平板热管加压时,该平板热管内部位于加压面两侧的毛细结构(即烧结的金属粉末或网状毛细结构体)易受到挤压破坏,进而由该平板热管的内壁脱落,故令该薄型热管的热传效能大幅降低或甚者失能;此外虽该平板热管能达到热源传导,但由于平板热管其在制成薄型化后,因为薄化的目的造成内部 毛细结构的毛细力不足,致使工作流体阻塞蒸汽通道,再者,也因平板热管薄型化加工时管内流道面积减少,故使毛细力降低,导致最大热吞吐量亦降低,其主要原因一者为该平板热管整体薄型化后导致平板热管内容积减少,另一原因越是薄型化经过压扁后的平板热管造成中央凹陷后封闭阻塞该蒸汽通道。
故为解决前述问题,有人于该平板热管内部腔室中插入一芯棒,该芯棒沿着轴向形成一特定的切口形状,并由该切口与该腔室内壁所形成的空间填充金属粉末,并进行烧结形成毛细结构,最后拔出该芯棒,再针对该毛细结构所位于腔室的中央部位施以加压加工制成扁平状,毛细结构与该腔室内壁平坦部分热性接触,且于该腔室中毛细结构两侧设有空隙作为蒸汽通道使用即可获得较佳蒸气通道阻抗,但因毛细截面狭小,故使毛细力降低,造成抗重力热效率及热传效率差,则此项缺点是现行极须改善的重点。
发明内容:
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热传效率的热管散热结构,另外,本发明还能达到抗重力能力佳及界面热阻小、单位面积能承受较大的热功率冲击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散热结构,是包括一个本体及至少一第一毛细结构,该本体具有一第一内侧、一相对该第一内侧的第二内侧、一第三内侧、一相对该第三内侧的第四内侧及至少一腔室,该腔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并且该第一毛细结构是设在该腔室内,且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是形成在该第一内侧上,而该第二部分则从该第一部分的两侧沿相邻该第三、四内侧延伸构成,并且该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该第二部分的厚度;通过该本体的第一、三、四内侧上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藉以令在该腔室内的汽态工作流体充分通畅,进而有效达到绝佳的热传效率、抗重力能力佳、压力阻抗小以及单位面积能承受较大的热功率冲击等诸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热管散热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立体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实施剖面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立体示意图;
图3D是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实施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