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防盗保护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7606.7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0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罗章虎;黄泽丰;郭浩然;肖权浩;袁宜霞;宋家顺;李朋涛;戴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2 | 分类号: | H04W4/12;H04W8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罗振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防盗 保护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防盗保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手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越发紧密,如果手机丢失或者被盗,将会对用户造成很大的困扰,如需要花费额外的金钱购买新手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找回联系人的号码及信息,甚至可能造成私密信息的泄露。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防盗保护方法,用户意识到手机被盗或者遗失时,发送防盗保护指令到被盗手机,被盗手机接收并执行该防盗保护指令,以实现手机防盗保护的目的。如用户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防盗保护指令到被盗手机,如发送内容为“开启防盗模式”、“显示强制信息”,“删除短信”的短信到被盗手机,相应地,被盗手机执行开启防盗模式、显示强制信息和删除短信动作。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技术中用户意识到手机被盗或者遗失有时会存在滞后的情况,即用户有可能错过最佳防盗时机,导致用户可能无法找回手机,甚至导致用户私密信息泄露。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用户错过最佳防盗时机,使用户更容易找回手机和减少用户私密信息的泄露,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防盗保护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防盗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手机是否满足预设的防盗模式启动条件,如果满足,启动防盗模式;
发送防盗保护信息到指定联系人,以通知所述指定联系人对所述手机作防盗处理。
其中,所述判断手机是否满足预设的防盗模式启动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当前用户数据与预存的用户数据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则提示用户输入防盗指令,并根据当前用户输入的防盗指令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则满足所述防盗模式启动条件;
或者判断是否收到远程防盗模式开启指令,如果收到,则满足所述防盗模式启动条件。
其中,所述启动防盗模式,具体包括:
对所述手机执行锁定操作,使当前手机使用者无法操作手机。
其中,在所述启动防盗模式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判断所述解锁指令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退出所述防盗模式;
或者接收远程解锁指令,根据所述远程解锁指令退出所述防盗模式。
其中,在所述启动防盗模式之后,还包括:
执行预先设定的防盗保护指令。
其中,所述防盗保护信息包括防盗保护指令及指令的发送形式,则所述指定联系人对所述手机作防盗处理,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防盗保护信息,按照所述指令的发送形式将所述防盗保护指令发送到所述手机,相应地,当所述手机接收到所述防盗保护指令时,自动执行所述接收到的防盗保护指令。
其中,所述防盗保护信息包括网址,所述网址对应的网站用于保存防盗保护指令及指令的发送形式,则所述指定联系人对所述手机作防盗处理,具体包括
按照所述网址对应的网站中保存的所述指令的发送形式,将所述防盗保护指令发送到所述手机,相应地,当所述手机接收到所述防盗保护指令时,自动执行所述接收到的防盗保护指令。
其中,所述防盗保护指令,具体包括:
内置内容强制显示指令、远程内容强制显示指令、上传用户位置信息指令、更换SIM卡往端口发送短信指令、自动接受来电指令、自动前置摄像头拍摄指令和删除/备份指定数据指令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手机防盗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手机是否满足预设的防盗模式启动条件;
启动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满足所述防盗模式启动条件时,启动防盗模式;
发送模块,用于所述启动模块启动防盗模式后,发送防盗保护信息到指定联系人,以通知所述指定联系人对所述手机作防盗处理。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用户数据与预存的用户数据是否匹配;
提示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当前用户数据与预存的用户数据不匹配时,提示用户输入防盗指令;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当前用户输入的防盗指令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则满足所述防盗模式启动条件;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收到远程防盗模式开启指令,如果收到,则满足所述防盗模式启动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7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