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净化水质的水上人工湿地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6967.X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学麒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水质 水上 人工 湿地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的处理,具体是一种可净化水质的水上人工湿地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水的需要量急剧增加,而水资源污染也日益严重。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急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对滞后,许多湖泊、水库已进入富营养化,甚至严重富营养化状态。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有机污染类型,由于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天然水体而恶化水质。施入农田的化肥,一般情况下约有一半氮肥未被利用,流入地下水或池塘湖泊,大量生活污水也常使水体过肥。过多的营养物质促使水域中的浮游植物,如蓝藻、硅藻以及水草的大量繁殖,有时整个水面被藻类覆盖而形成“水花”,藻类死亡后沉积于水底,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鱼类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水体富营养化会加速湖泊的衰退,使之向沼泽化发展。近年来生态工程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日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主要技术。在多种生态工程技术中,人工湿地处理效果好,投资少,费用低,易于维护管理,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生态工程技术。但现有的人工湿地需占用大量土地面积,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不占用土地面积、可灵活移动的净化水质的水上人工湿地及制造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净化水质的水上人工湿地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用方管设置一个长2m-5m,宽2m-5m,高60cm-80 cm的框体;
(2) 将框体的四周用250目的筛网围起来;
(3) 在框体内围的底部设置浮体,使框体在水面浮起来;
(4) 在框体的底部设置一层厚度为10cm-30cm,由生物质焦和苔藓组成的混合物层;
(5) 在步骤(4)所述的混合物层上面铺设一层厚度为5cm,颗粒度为5mm-20 mm的生物质焦层;
(6) 在步骤(5)所述的生物质焦层上增设一层厚度为25cm-40cm的生态营养土层;
(7) 在步骤(6)所述的生态营养土层上种植植物。
所述浮体由直径10cm-25cm的塑料管连接组成。
所述生物质焦和苔藓的混合物层,按重量百分比计为:生物质焦50%-70%,苔藓30%-50%。
所述生态营养土层选用专利号ZL200710048385.9的基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上述人工湿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人工湿地。
本发明水上人工湿地中的生物质焦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能够让大量微生物在其表面蜂窝状间隙里繁衍,苔藓植物主要有吸收水份,无机盐等所需营养成份和附着在土壤其它物体表面的作用,两者均可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和矿物质,还能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生存、繁衍提供良好的环境。水中的氮可被生物质焦和苔藓植物所吸收,磷则被微生物、藻类吸收。生物质焦更可有效地把吸附上来的氮、磷储存在其中,供植物生长需要。专利号ZL200710048385.9的生态营养土为植物提供优质的养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及茎、根的输氧作用,供给湿地除污需要的氧气。植物根系及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具有净化作用。
本发明水上人工湿地可漂浮在水面上,在水流动的动力作用下注入人工湿地,流经各层填料,经过填料、植物根系微环境的截留、吸附、吸收、降解以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营养物质,经过净化的水从框体外的筛网返回水中,从而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实现对水体的净化。
本发明水上人工湿地不占用土地面积,可灵活移动,制作简便,成本低,且净化能力强,还能对湖泊、河流起到了美化、绿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水上综合人工湿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体 2.筛网 3.浮体 4.生物质焦和苔藓的混合物层 5.生物质焦层 6.生态营养土层 7.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内容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可净化水质的水上人工湿地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用方管设置一个长2m-5m,宽2m-5m,高60cm-80 cm的框体1;
(2) 将框体1的四周用250目的筛网2围起来;
(3) 在框体1内围的底部设置浮体3,使框体1在水面浮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学麒,未经李学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69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变压器防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外接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