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炉炼钢用燃烧沉降室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6853.5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钱飞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炼钢 燃烧 沉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电炉炼钢用燃烧沉降室。
背景技术
电炉炼钢在冶炼过程中,充入氧气,进行脱碳,脱磷,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去除钢水中的有害元素。在这过程中,钢水温度将达1500℃以上,并生成大量的含有CO气体和粉尘的烟气,燃烧CO后温度达2000℃以上。电炉炼钢工艺要求:保证烟气中CO气体要燃尽,烟气中的灰粒尽可能沉降,保证后部除尘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电炉烟气出口处布置了连接烟道和燃烧沉降室,确保CO气体在连接烟道和燃烧沉降室内燃尽,利用重力作用的原理使烟气中的灰粒尽可能在前部沉降。原有的燃烧沉降室采用水冷膜式壁,布置成一个长方形的空腔,使烟气在其中燃尽和灰在沉降,沉降后的灰只能在停炉后用人工在里面进行清理,工作环境恶劣。膜式壁采用冷水进热水出的水冷却方式,能量无法回收,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和热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出的烟气中无一氧化碳和含有微量烟尘的电炉炼钢用燃烧沉降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炉炼钢用燃烧沉降室,包括包括横向放置的壳体,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烟气进口,另一端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壳体内靠近烟气进口的部位设置有若干均流挡板,壳体内靠近烟气出口的部位设置有若干个换热管屏,换热管屏沿烟气流向排布,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螺杆,壳体底部位于螺杆一端处开设有烟灰出口,螺杆的一端连接有电机。
所述壳体的下部呈漏斗状。
所述壳体由无缝钢管焊接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壳体烟气入口处,布置成大空腔,使烟气中的可燃气体在此处燃尽,在壳体内后部设置换热管屏后,管子组成的壳体及换热管屏可将一氧化碳燃烧后的热量回收利用,在壳体底部设置螺杆后可自动排出烟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炉炼钢用燃烧沉降室的结构图。
图中:1、壳体,2、烟气进口,3、烟气出口,4、均流挡边,5、换热管屏,6、螺杆,7、烟灰出口,8、电机,9、烟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电炉炼钢用燃烧沉降室,包括横向放置的壳体1,为了提高烟气中热量的利用率,所述壳体1由无缝钢管焊接而成,且无缝钢管内通入冷却水。为了便于收集烟尘,壳体1的下部设置成漏斗状。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烟气进口2,另一端设置有烟气出口3,所述壳体1内靠近烟气进口2的部位设置有若干均流挡板4,均流挡板4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引导烟气流向的导流孔。壳体1内靠近烟气出口3的部位设置有若干个换热管屏5,换热管屏5沿烟气流向排布,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螺杆6,壳体1底部位于螺杆6一端处开设有烟灰出口7,螺杆6的一端连接有电机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如图1所示,将电炉中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通道9从烟气进口2进入壳体后,在烟气进口2附近燃烧,产生的热量一部分在继续和烟气一起流动的时候被换热管屏5(换热管屏中也通入冷却水)吸收,还有一部分被壳体1内的冷却水吸收,提高多余热量的回收率。另外,烟气在经过均流挡板4和换热管屏5时,流速相对缓慢、平稳,利于烟气中烟尘的沉降,沉降后的烟尘堆积在壳体1的底部,当烟尘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利用电机8驱动螺杆6旋转,将烟尘从烟灰出口7排出,提高了自动化效率,避免了原来的人工清理,提高了生产效率。烟气经一氧化碳燃烧及烟尘沉降后从烟气出口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68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植物环保洗涤用品
- 下一篇:高效马桶去味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