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6710.4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0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光;区宗源;张立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震动提示功能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资讯技术、无线移动通讯等各项应用的快速发展,使用触控面板做为使用者指令输入界面的手持电子装置,如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已逐渐融入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将手机或平板电脑结合震动机制,并在来电时提供震动提示,或者使用者通过触控面板进行操作时提供触觉反馈效果,为目前手持式电子装置常见的特点之一。
市面上常见手持电子装置的震动机制常使用偏心马达(Eccentric motor)带动机壳或主板来达成。然而,采用偏心马达作为震动源,除了需占用手持电子装置内部配置空间外,还需要将偏心马达周围净空,以预留偏心马达时的摆荡空间或避免电子元件因距离马达过近而受损。因此,对于讲求轻薄短小化的手持电子装置而言,偏心马达的摆放空间以及摆放位置,往往成为结构设计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可提供更立体且多样化的震动提示效果,且还可取代传统偏心马达做为震动提示来源,以省去偏心马达摆放空间进而增加设计弹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包括一下壳体、一上壳体、一触控面板、一显示模块、一隔板、多个定位柱、多个第一缓冲件以及一致动件。上壳体配置于下壳体上方且与下壳体相分离,且上壳体具有一第一开口。触控面板配置于第一开口,并且连接上壳体。显示模块配置于上壳体内并且连接下壳体,显示模块与上壳体相分离,且第一开口暴露出部分显示模块。隔板配置于显示模块与下壳体之间,隔板连接上壳体并且具有多个定位孔。定位柱分别位于定位孔内并且连接显示模块。第一缓冲件分别位于定位孔内,并且承靠于相应的定位柱与定位孔之间。致动件设置于显示模块与上壳体之间,用以带动上壳体产生相对于显示模块与下壳体的一位移。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分别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背视及前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沿I-I’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在定位柱与第一缓冲件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的致动件设置于上壳体与显示模块之间的放大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的致动件通电后弯曲带动上壳体与显示模块产生相对位移示意图;
图7为图6B的局部结构的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手持电子装置
110:下壳体
120:上壳体
122:第一开口
130:触控面板
140:显示模块
142:框架
142a:底部
144:显示面板
150:隔板
152:定位孔
160:定位柱
170:第一缓冲件
172:垫圈
174:凹槽
180:致动件
190:锁固件
191:头部
192:螺钉
194:垫片
194a:贯孔
198:第二缓冲件
200:上模块
300:下模块
400:手持电子装置
420:上壳体
424:斜面
426a:第三夹持部
440:显示模块
446a:第一夹持部
446b:第二夹持部
480:致动件
L:位移
L1:第一位移分量
L2:第二位移分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6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位自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智能水文遥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