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6673.7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0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贤一朗;水岛淳;宫本章史;渡部宽树;上加郁朗;内山龙介;川口弘道;长井敏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F12/18 | 分类号: | A01F12/18;A01F1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所述的脱粒装置(专利文献1):在脱粒滚筒的下侧设置脱粒网而形成脱粒室,在脱粒室的后部侧方设置有排尘处理装置,所述排尘处理装置具有通过排尘连通口与脱粒室连通的排尘处理滚筒,在脱粒室的不存在脱粒网的终端侧的部分中的前侧部分形成有具有排尘连通口的排尘连通部,在上述脱粒室的不存在脱粒网的终端侧部分中的后侧部分形成有第三回收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7194号公报
上述公知例中存在下述的问题:虽然设置有使刺入谷物秆中的刺入粒落下并进行回收的第三回收部,但是所产生的很多秸秆屑直接落到筛子(シ一ブ,sieve)上,使筛选的负荷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虽然是设置有第三回收部的结构,但是减轻了筛选的负荷,提高了筛选精度及筛选效率。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为一种脱粒装置,在脱粒室(12)的前侧的第一侧板(16)与后侧的第二侧板(17)之间轴架设有脱粒滚筒(11),使轴架设有排尘处理滚筒(31)的排尘处理室(30)的前部与该脱粒室(12)的后部一侧连通,在上述脱粒室(12)的下侧设置有摆动筛选架(22),在该摆动筛选架(22)的下侧,自前侧起依次设置有:风机(19),所述风机(19)用于吹送筛选风;第一回收部(27),所述第一回收部(27)用于回收一次物;以及第二回收部(28),所述第二回收部(28)用于回收二次物,该脱粒装置的特征在于,
使上述脱粒滚筒(11)的后端部比处于该脱粒滚筒(11)的下部外周的脱粒网(18)的后端部还要向后方突出,
在上述脱粒室(12)中的、脱粒网(18)的后端部与上述第二侧板(17)之间的部位,分别形成有连通部(H)和第三回收部(S),所述连通部(H)与上述排尘处理室(30)连通,所述第三回收部(S)位于该连通部(H)的后侧并在摆动筛选架(22)上开口,
在上述第三回收部(S)的底部具有支承部件(48),该支承部件(48)用于支承脱粒后的排出秆的穗尖侧的部位,
在上述连通部(H)的底部具有过滤部件(100),所述过滤部件(100)用于过滤处理物,
在该过滤部件(100)中的前后方向的中间的部位设置有第一隔板(51),所述第一隔板(51)用于对该过滤部件(100)上的处理物向后方的运送施加阻力。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脱粒装置中,
在上述过滤部件(100)中的第一隔板(51)的后侧的部位形成有后侧过滤部(46),在过滤部件(100)中的第一隔板(51)的前侧的部位形成有前侧过滤部(45),所述前侧过滤部(45)的过滤网孔与上述后侧过滤部(46)的过滤网孔相同或比该后侧过滤部(46)的过滤网孔小。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脱粒装置中,
在上述过滤部件(100)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二隔板(55),所述第二隔板(55)用于对处理物从该过滤部件(100)上向第三回收部(S)的运送施加阻力,并且将该第二隔板(55)的高度设定为比上述第一隔板(51)的高度高。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脱粒装置中,
在上述脱粒网(18)与上述过滤部件(100)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50),所述第三隔板(50)用于对脱粒网(18)上的处理物向后方的运送施加阻力,并且将该第三隔板(50)设定为比上述第一隔板(51)高、且比第二隔板(55)低。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至4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脱粒装置中,
在上述摆动筛选架(22)的前侧的部位具有运送架(24),所述运送架(24)用于将从脱粒网(18)漏下的处理物运送到后方,在该摆动筛选架(22)中的运送架(24)的后侧的部位具有筛子(25),所述筛子(25)用于对处理物进行筛选,
并且,该脱粒装置形成有筛选风路(71),所述筛选风路(71)使从上述风机(19)吹送来的筛选风从运送架(24)的后端部与筛子(25)的前端部之间向上吹。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至4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脱粒装置中,
在上述排尘处理滚筒(31)的外周部具有螺旋体(102),在该螺旋体(102)的螺旋间隔(螺旋ピツチ)间设置有板体(103),所述板体(103)与排尘处理滚筒(31)的旋转轴心平行。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6记载的脱粒装置中,
在上述螺旋体(102)的前部具有前侧螺旋体(102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井关农机株式会社,未经井关农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66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