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融票据防伪认证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5981.8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2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成书 |
主分类号: | G07D7/12 | 分类号: | G07D7/12;G06K9/00;G06Q40/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2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融 票据 防伪 认证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安防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融票据防伪认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利用金融票据,特别是承兑汇票进行诈骗犯罪率极高,银行和企业经济损失极其严重,迫使有的银行拒绝发行承兑汇票,这样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协调与发展。国内外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涂改和制造出的假票和真票几乎一样,使银行无法识别真伪,因此,银监会下发文件,对大面额汇票派人到发行银行查对,仍无法杜绝诈骗行为,每年涉案金额高达千万亿元。目前,银行对承兑汇票的检测手段主要是,一用眼看,二用手摸,三用激光扫描,四电传到发行银行进行检询,这四种办法均比较原始和落后,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第三种用激光扫描的手段技术含量比较高,但由于高科技的发展,犯罪分子通过涂改和制造做的票据用激光扫描也无法识别,所以金融系统急需一套设备解决金融票据,特别是承兑汇票的防伪认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融票据防伪认证管理系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因特网、广域网和银行内部网,将激光扫描与指纹采集仪相结合,使指纹作为此张票据的唯一印章,杜绝涉及金融票据,特别是承兑汇票的诈骗犯罪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融票据防伪认证管理系统,包括票据存储步骤和票据交易步骤,所述票据存储步骤中设有激光扫描子步骤和指纹采集子步骤,所述票据交易步骤中设有指纹采集子步骤,指纹作为一张票据的唯一印章,而且每次交易只有一次转让权,所述票据存储步骤在发行银行进行,所述票据交易步骤在交易银行进行,发行银行与交易银行通过因特网、广域网或银行内部网联网。
所述票据存储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1)显示“请输入管理者指纹”指令;
2)采集三个以上银行管理者的指纹;
3)显示“请对票据进行扫描”指令;
4)对票据进行激光扫描,并将票据信息保存;
5)采集持票人指纹并保存;
6)确认,自动保存并退出票据存储程序。
所述票据交易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1)显示“请输入指纹提取票据信息”指令;
2)采集转让人指纹;
3)显示票据信息,与原件票据进行比对,判别真伪;
4)确认是真票后,发出变更指令;
5)采集受让人指纹并保存,同时存储器中原持有人指纹删除,权力转移;
6)确认,自动保存并退出票据交易程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因特网、广域网和银行内部网,将激光扫描技术与指纹采集技术相结合,使指纹作为一张票据的唯一印章,而且每次交易只有一次转让权,从而杜绝了内外勾结以及使用假票等手段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诈骗的犯罪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票据存储程序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票据交易程序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一种金融票据防伪认证管理系统主要针对银行承兑汇票,所述票据存储步骤中设有激光扫描子步骤和指纹采集子步骤,所述票据交易步骤中设有指纹采集子步骤,指纹作为一张票据的唯一印章,而且每次交易只有一次转让权,所述票据存储步骤在制票银行进行,所述票据交易步骤在交易银行进行,发行银行与交易银行通过因特网、广域网或银行内部网联网。
见图1,是本发明一种票据存储程序流程示意图,当银行发行承兑汇票时,其具体操作如下:
1)打开主机,触摸屏显示“请输入管理者指纹”指令;
2)在指纹采集仪上输入三个以上银行管理者的指纹,防止银行与犯罪分子内外勾结;
3)触摸屏显示“请对票据进行扫描”指令;
4)对票据进行激光扫描,并将票据信息保存,同时触摸屏显示票据信息;
5)按输入指纹键,采集持票人两枚指纹并保存,其中一个为备用指纹;
6)按确认键,自动保存并退出票据存储程序,持票人指纹作为此张票据的世界唯一印章,唯一责任人。
见图2,是本发明一种票据交易程序流程示意图,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背书转让时,双方自行到交易银行票据交易机处进行交易变更,其具体操作如下:
1)联网开机后,显示“请输入指纹提取票据信息”指令;
2)采集输入转让人指纹;
3)液晶屏显示票据信息,此时与原件票据进行比对,判别真伪;
4)确认是真票后,按变更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成书,未经朱成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