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粒状防板结酸碱两用三元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5774.2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岳钦艳;张晓伟;吴苏清;高悦;王勃;岳东亭;高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苗奎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状 板结 酸碱 两用 三元 电解 填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粒状防板结酸碱两用三元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高毒性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预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如合成塑料、合成纤维、有机农药、合成橡胶、表面活性剂等。在这些有机物在生产、使用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统计显示,到2008年我国废水总排放量中,工业有机废水量所占比例达44.3%。其浓度高、成分复杂,且其中往往含有许多难降解有机物,如染料、硝基芳烃化合物、多环芳烃、烷基苯磺酸、氯苯酚、多氯联苯及腐殖酸等。其中有些有机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对环境和人类有巨大的危害。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一般采用预处理-生化降解技术,但当前的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技术,或者成本高难推广,或者存在明显缺陷无发展前景,或适应废水种类较少。
微电解法,又称为内电解法,是被广泛研究与应用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20世纪80年代此法引入我国。目前微电解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染料、印染、重金属、农药、制药、油分等废水的处理。微电解具有成本低廉、使用范围广、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尤其对于高盐度,高毒性、高COD以及色度较高的工业废水的处理较其他工艺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难生物降解的废水经微电解工艺处理后B/C大大提高,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效果的提高。国内一般将该工艺用于废水的预处理,或者与其他工艺联合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但传统微电解工艺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铁屑填料结块后污水在填料中产生沟流,使出水水质变差,这也是限制微电解工艺应用推广的一个主要因素。常见的铁碳微电解反应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对于偏碱性废水则需重新调节其pH至酸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处理成本。
CN101746856B(CN201010110740.2)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微电解填料。该填料呈圆筒状结构,在填料的外侧壁均匀布设使填料的端面呈现为齿轮形的凹槽。该填料的规整的结构使堆积在一起的填料,彼此之间保持足够的间隙,保证填料和水的充分接触反应,同时减小水的流动阻力,填料的外形尽可能的增大了填料的比表面积,微电解效果明显,生物挂膜容易。CN102276021A(CN201110151328.X)公开了一种多元氧化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铁屑、活性炭、粘结剂和催化剂根据配比混合均匀,加水搅拌陈化后挤压成型得到成型填料,经脱模,烘干,烧结,即得到多元氧化微电解填料,呈规整化多孔蜂窝煤状结构。粘结剂为黏土或硅酸钠。CN101486509B(CN200810230345.0)公开了一种块状微电解填料,将炼焦用煤、铁屑和粘结剂按比例在80-300℃条件下混合均匀,在5-15MPa压力下加压成型,成型后的材料在1300-1800℃条件下高温干馏3-8小时,得到块状微电解填料;所述的粘结剂选自酚醛树脂、淀粉、焦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发明内容
针对微电解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粒状防板结酸碱两用三元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粒状防板结酸碱两用Fe-Al-C三元微电解填料,该填料呈圆粒状,粒径为1~5mm,由铁粉、铝粉和石墨粉按质量比(2~6)∶(2~6)∶1混合造粒,隔绝空气烧结制得。
优选的,填料粒径为2~3mm,由铁粉、铝粉和石墨粉按质量比5∶5∶1混合造粒。
根据本发明,一种粒状防板结酸碱两用Fe-Al-C三元微电解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按比例分别称取铁粉、铝粉、石墨粉,真空烘干;
(2)将烘干的铁粉、铝粉、石墨粉混合均匀,置于造粒机内,按常规技术加入黏结剂溶液,制成生料球球粒。
(3)将步骤(1)中制备的生料球置于氮气气氛保护的管式炉内,以2-5℃/分钟的速率升温至120-150℃,保温20-40分钟后,继续以2-5℃/分钟的速率升温至600-700℃,保温1.5-2.5小时。以2-5℃/分钟的速率降温至100℃以下,将料球取出,密封保存。
步骤(2)中黏结剂按本领域现有技术即可。所述的黏结剂溶液用量为铁粉、铝粉和石墨粉总质量的5-20wt%。优选的黏结剂溶液用量占铁粉、铝粉和石墨粉混合料质量的10-1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