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波长激光治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5174.6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崔锦江;王帆;田玉冰;董宁宁;施燕博;姜琛昱;檀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N5/067 | 分类号: | A61N5/06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长 激光治疗 装置 | ||
1.一种双波长激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装置、医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用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谐振腔、合束装置、输出光传输系统、第一散热装置、第二散热装置、第三散热装置、医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模块、泵浦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模块、输出功率监测装置、开关装置、显示装置、激光同步信号;所述主控制装置与所述医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模块、泵浦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模块、输出功率监测装置、开关装置、显示装置、第一散热装置、第二散热装置、第三散热装置之间为电连接;所述医用半导体激光器电连接所述医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并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装置上;所述泵浦用半导体激光器电连接所述泵浦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并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装置上;所述固体激光器谐振腔利用光纤与所述泵浦用半导体激光器连接,并安装在所述第三散热装置上;所述合束装置将所述医用半导体激光器与所述固体激光器谐振腔发出的激光合束,并将输出激光耦合进所述输出光传输系统中,所述合束装置将采样用部分激光送入所述输出功率监测装置;所述输出功率监测装置与所述医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模块、所述泵浦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之间为电连接;所述医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和所述泵浦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之间存在激光同步信号的连接;
所述医用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波长为760nm~3000nm的红外波段,输出至治疗目标区域的功率密度小于500J/cm2;
所述固体激光器谐振腔输出的激光波长为450nm~620nm的可见光波段,功率密度小于200J/cm2;
激光器输出时序至少存在这种工作模式,所述医用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红外激光脉冲比所述的固体激光器谐振腔发出的可见激光脉冲的延时可由设备操作者设置,范围在20~500ms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波长激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半导体激光器包括光功率探测器、半导体指示光激光器,所述半导体指示光激光器达到治疗目标的输出功率小1mW,其波长与所述医用半导体激光器以及所述固体激光器谐振腔输出的激光波长偏差都大于50nm,其输出光路与所述的医用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激光的光路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波长激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激光器谐振腔的输出光路,包括至少一个光束分束器和一个光功率探测器,所述光功率探测器至少与所述泵浦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及所述主控制装置其中之一有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波长激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束装置包括红外准直器、合束镜和光纤耦合器;所述医用半导体激光器相连的光纤输出的红外激光通过准直器准直后,与所述固体激光器谐振腔输出的可见激光在合束镜合束,一起输出到光纤耦合器上,光纤耦合器将激光耦合至输出光传输系统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波长激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功率监测装置包括一红外激光功率探测器和一可见光功率探测器,所述红外激光功率探测器上带有可见光滤光装置,所述可见光功率探测器带有红外滤光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波长激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光传输系统包括一光纤和一光斑整形装置;激光通过所述光纤到达所述光斑整形装置,并由所述光斑整形装置输出,输出激光光斑直径在0.1mm~5mm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所述的双波长激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在对激光最终作用的目标组织进行冷却的接触式或动态式冷却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波长激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在1秒钟内需要有两个波长的激光对同一目标组织进行照射,所述医用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红外激光脉冲比所述固体激光器谐振腔发出的可见激光脉冲的能量密度比例在2~15倍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1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