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节芒荒山造林技术的耕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5101.7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6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华美;李岱玉;许丽;谢正林;许建东;阙龙善;吴长飞;钱国财;吴茂林;李树忠;胡明芳;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华美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23/02;A01M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节 荒山 造林 技术 耕作 方法 | ||
1.一种五节芒荒山造林技术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流程:
机械割茅-→拨造林带-→化学除茅-→机械挖穴-→施穴底肥-→回土做墩-→造林-→幼林管护。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2米以上高度的茂密五节芒采用“三刀法”割茅:第一刀在1.2-1.4米高处割断,第二刀在离地面2.5-3.5厘米处割断,第三刀贴地割断。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拨造林带分为拨垂直造林带和拨水平造林带。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拨完中心带、布好中心绳的基础上,拨水平行距带、布行距绳,最后拨垂直造林带。
5.根据权利要求3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拨完中心带、布好中心绳的基础上,在中心绳上量出造林树种的水平投影行距并插上行距固定桩,以各行距固定桩为起点,向左向右拨出与中心带垂直的80厘米宽的水平造林带。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条株距绳,先后在所有水平造林带上立株位标记,所述的株距绳,在绳子上具有造林树种株距长度的株距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五节芒割除后再长至60-80厘米高度时,进行施药液灭茅。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营造杉、松挖穴深为35-40厘米,营造经济林挖穴深为45-50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露根苗的造林,栽植时按照“一疏”、“二回”、“三提”、“四紧”、“五填”的方法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幼林管护包括栽植后浇定根水、施薄水肥、喷施林地杂草封闭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华美,未经许华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1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剖盒打码机及其盒胎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用煤炭生产腐植酸荒漠化治理专用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