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强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4606.1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秋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38 | 分类号: | E01C19/38;E01C3/04;E02D3/07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地基、基础、路面等的夯实设备,具体为一种动力强夯。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夯实的主要大型设备是重力强夯。重力强夯是由动力将夯锤提升至高处,然后自由落下,夯锤依靠强大重力势能实现夯实功能。重力强夯具有工作效率低、能耗高、安全风险高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重力强夯工作效率低、能耗高、安全风险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动力强夯。该动力强夯的夯锤是在动力的连续驱动下实现夯实的。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动力强夯,包括带有滚轮的支撑架,支撑架上支撑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被驱动轮;转轴的中线两侧固定有数量相同的偏心轮,转轴中线左侧的任一个偏心轮与转轴中线右侧的任一个偏心轮为一组,安装时每组的两个偏心轮相对转轴的位置相差180度的相位,转轴的两侧固定有惯性轮,每个偏心轮的外缘套固有轴承,轴承上套有夯锤总成,夯锤总成包括夯锤、一端与夯锤连接的夯锤杆和连接于夯锤杆另一端的轴承套,夯锤总成通过其轴承套套于偏心轮外缘的轴承上。工作时,驱动机构驱动被驱动轮转动,被驱动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其上的各偏心轮转动,由于轴承的存在,各偏心轮带动其上的夯锤总成作上下往复运动而实现夯实。当支撑架被牵引通过其滚轮向前运动时,可实现对一定范围内的连续夯实。由于转轴中线两侧的偏心轮数量相同,保证了整机工作时左右的受力平衡,使整机运行平稳;由于每组偏心轮的安装相位相差180度,保证了各偏心轮及夯锤总成运动中施加于转轴上的离心力相互抵消,使转轴所受离心力达到平衡,使整机运行平稳,且由于受力合理增加了整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的夯锤总成的夯锤杆为两个,每个夯锤杆另一端的轴承套相互连接,同时,在支撑架上还支撑有副转轴,副转轴上也设有其外缘套固有轴承的偏心轮,副转轴上的偏心轮与转轴上的偏心轮位置一一对应,并且副转轴上偏心轮的安装相位与转轴上位置对应的偏心轮的安装相位相同,所述的带有两个夯锤杆的夯锤总成通过每个夯锤杆上的轴承套套于转轴和副转轴上位置对应的偏心轮上,转轴和副转轴上还分别固定有齿数相同且同时与被支撑的过渡齿轮相啮合的齿轮。通过增设夯锤杆可约束夯锤的运动轨迹并相应增大夯锤的尺寸,从而提高夯实能力,相应结构(副转轴及其偏心轮、副转轴与转轴之间的传动机构)同时保证了其运行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转轴和副转轴上的齿轮的齿数相同,可保证转轴和副转轴的转速相同。
夯锤杆上的轴承套是由法兰连接的两部分构成,以便于夯锤总成的安装。
所述滚轮是通过液压缸连接于支撑架上的,即支撑架上固定有液压缸,滚轮固定于液压缸的活塞杆上。通过调整液压缸以实现滚轮的升降,来调整动力强夯支撑架的离地间隙,进而实现夯锤总成的升降变化。
进一步地,在夯锤总成的一侧设有固定于支撑架上的导向连杆安装架,各夯锤总成的夯锤杆与导向连杆安装架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夯锤杆和导向连杆安装架铰接的导向连杆机构。各夯锤总成上下往复运动时,所述的导向连杆机构对夯锤总成起导向作用,同时也可防止偏心轮外缘上的轴承损坏时,夯锤总成由上下往复运动畸变为旋转运动对支撑架及整机的破坏。
本发明所述的动力强夯结构设计新颖、独特、合理,其夯锤可实现动力的连续驱动(无需现有产品的自由落体运动),因而,其具有工作效率高、能耗低、使用安全、夯实强度大、适宜快速大面积夯实等优点;设备的转移、运输灵活方便。该动力强夯可广泛用于筑路、建筑地基处理、基础加固等应用领域,如夯实填实路基,软基处理,新老路结合,旧路路基加固,旧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的破除等,是一种全新的夯实设备,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动力强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5为导向连杆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保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C-C剖面图;
图8为夯锤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9夯锤总成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夯锤总成经轴承套于对应偏心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强力夯锤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D-D剖面图;
图13为图2的E-E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测量精度的颗粒物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布铗链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