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用户行为的业务推送的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4480.8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8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景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用户 行为 业务 推送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用户行为的业务推送的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用户采用最广泛使用的通信方式,尤其作为日常生活和商业事务的通信方式,在移动用户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依托移动通信的增值业务也随之得到发展。常见的手机增值业务实现方式分为短信、语音、WAP等。
现有技术中,有通过手机无线上网数据对手机用户行为分析,来获取该用户的习惯和爱好,并以此为其推荐相应的业务产品的相关报道,具体是通过站点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进行简单的匹配进行的。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语音通信指令为基础来实时获取用户的需求,并在指定的营销渠道实时推荐相应的业务产品的技术出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旨在于提供一种针对语音通信指令的基于移动用户行为的业务推送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旨在于提供一种针对语音通信指令的实现基于移动用户行为的业务推送方法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移动用户行为的业务推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标签数据管理系统中对每个被呼叫号码与标签进行关联,所述每个被呼叫号码至少关联一个标签,每个标签对应至少一个业务信息;
B、移动用户发起呼叫,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对被呼叫号码进行查询和匹配相关联的标签,所述相关联的标签按关联级别从高至低依次排序,排序在前的标签所对应的业务信息按照对应级别从高至低依次排序;
C、推送相关联的标签所对应的业务信息至移动用户。
其中,实现步骤A中被呼叫号码与标签相关联的方法包括:
A1、收集被呼叫号码数据,为每个所述被呼叫号码均指定至少一个标签,对所述被呼叫号码按其关联的标签进行分类,并储存于标签数据管理系统中;或/和
A2、标签数据管理系统通过第三方标签共享的数据接口获取含有关联标签的被呼叫号码资源并进行存储。
步骤B包括:
B1、移动用户发起呼叫;
B2、信令共享平台对所述移动用户开始呼叫到呼叫结束的整个通讯过程的通信指令进行解析,并将解析信息推送到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中,所述解析包括移动用户呼叫开始的时间、该移动用户的号码、被呼叫号码、移动用户呼叫结束的时间;
B3、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从标签数据管理系统中查询和匹配与所述被呼叫号码相关联的标签;
B4、将步骤B3中所述标签按关联级别从高至低进行排序;
B5、将步骤B4中排序在前的标签所对应的业务信息按对应级别从高至低进行排序。
步骤C包括:
C1、业务推送引擎主动推送步骤B5中排序在前的业务信息至移动用户;或/和
C2、移动用户通过需求管理系统选择和读取步骤B3中相关联的标签对应的业务信息。
其中,C1包括:
C11、业务推送引擎在移动用户呼叫结束后发送步骤B5中排序在前的业务信息至移动用户;或/和
C12、业务推送引擎在移动用户呼叫结束后定时发送步骤B5中排序在前的业务信息至移动用户。
C2包括以下步骤:
C21、第三方向业务管理系统发起http请求,并将移动用户号码传递至业务管理系统,所述第三方包括该移动用户;
C22、业务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从标签数据管理系统中调取该移动用户呼叫的被呼叫号码所关联的标签;
C23、业务管理系统将步骤C22中所述标签所对应的业务信息返回到需求管理系统中;
C24、所述第三方选择并读取步骤C23中所述业务信息。
一种实现基于移动用户行为的业务推送方法的系统,包括:
一标签数据管理系统,所述标签数据管理系统存储被呼叫号码、所述被呼叫号码相关联的标签、以及所述标签对应的业务信息;
一信令共享平台,对移动用户开始呼叫到呼叫结束的整个通讯过程的通信指令进行解析,并将解析信息推送到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中,所述解析包括移动用户呼叫开始的时间、该移动用户的号码、被呼叫号码、移动用户呼叫结束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景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景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半成品的预成型方法和预成型装置
- 下一篇:管状流动式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