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抗器的防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4366.5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8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浦琪琦;金小谷;马士新;邹俭;宋军;王萍;严平平;黄玉;傅坚;吴蓉;马振皎;凌驾政;朱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上海齐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3 | 分类号: | H01F27/33;H01F27/06;F16F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1316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抗器的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工业和居民用电量增长也很快,特别是夏季的用电高峰期间,变电站的负荷率都很高,噪声很大,而变电站中的噪声源主要以电抗器产生的噪声为主。噪声污染构成包括噪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三个要素,只有这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才构成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的危害。因此,在任何一个要素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都能取得实际效果。电抗器噪声治理主要从噪声源和传播途径两方面进行,降低电抗器本身的噪声是最有效、最彻底的主动控制,但实际上不可能实施。所以只能在声源的传播途径上采取隔声、吸声、消声、隔振等技术降低电抗器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电抗器的防振装置,该基础座可以有效减少电抗器运行时传播至地面的振动,从而降低噪声。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电抗器的防振装置,该防振装置包括承载组件和设在承载组件下方的多个隔振器,所述的电抗器设在承载组件上方,所述的承载组件通过隔振器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的隔振器包括上弹性垫片、下弹性垫片、隔振器主体以及设在隔振器主体上的高度调整螺钉,所述的上弹性垫片设在隔振器主体与基础座之间,所述的下弹性垫片设在隔振器主体与地面之间。
所述的隔振器设有4~16个。
所述的承载组件上还设有吸振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隔振器和吸振块可以有效减少电抗器传播到地面的振动,电抗器运行时的振动可以减少80%以上,降噪效果可以达到30dB以上,明显降低了变电站周围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用于电抗器的防振装置,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了承载组件1和隔振器2。承载组件1的下方设有8个隔振器2,通过隔振器2将承载组件1固定在地面上,而电抗器则设在承载组件1上方。
其中,隔振器2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上弹性垫片21、下弹性垫片22、隔振器主体24以及设在隔振器主体24上的用于调整隔振器2高度的高度调整螺钉23。上弹性垫片21设在隔振器主体24与承载组件1之间,下弹性垫片22设在隔振器主体24与地面之间,通过两个弹性垫片可以有效减少电抗器传导至地面的振动,从而减少噪音。此外,承载组件1上还可以设置吸振块,用于进一步减振。通过隔振器2和吸振块可以有效减少电抗器传播到地面的振动,电抗器运行时的振动可以减少80%以上,降噪效果可以达到30dB以上,明显降低了变电站周围的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上海齐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上海齐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3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