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碳纤维筋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3314.6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波;陈明祥;秦文科;陈幼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大巨成加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430077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碳纤维 体外 预应力 锚固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 一种高强度碳纤维筋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斜向传力钢板(9)、设置在斜向传力钢板(9)顶端的顶部加固装置、分别与两个斜向传力钢板(9)顶端的顶部加固装置固定的用于加固桥梁顶部的顶部横向加固装置、以及设置在两个斜向传力钢板(9)底端并且分别与斜向传力钢板(9)底端的固定用于加固桥梁底部的底部横向加固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碳纤维筋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加固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在梁腹内的钢锚环(1)、以及用于固定在梁腹上的且侧面与斜向传力钢板(9)一端焊接固定的上部固定钢板(7),所述上部固定钢板(7)上设有与钢锚环(1)对应的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碳纤维筋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横向加固装置包括一根一端依次穿过上部固定钢板(7)以及梁腹内钢锚环(1)的螺杆(5),所述螺杆(5)两端通过配套的螺帽(6)固定在上部固定钢板(7)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碳纤维筋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横向加固装置包括一个两端分别与上述上部固定钢板(7)
底端焊接固定的底部传力钢板(10)、以及一个与所述底部传力钢板(10)底部垂直焊接固定的竖向钢板(12)。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碳纤维筋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传力钢板(10)长度大于桥梁底部宽度,所述底部横向加固装置还包括至少三个加劲肋(13)和至少两个侧部加劲肋(14),所述加劲肋(13)一端与所述底部传力钢板(10)底部焊接,另一端与竖向钢板(12)侧面焊接;所述两个侧部加劲肋(14)的侧端面分别与上述两个斜向传力钢板(9)焊接,两个侧部加劲肋(14)底端分别焊接在底部传力钢板(10)底端。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碳纤维筋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固定钢板(7)和梁腹之间还设有粘贴板(3),粘贴板(3)四角通过膨胀螺栓(4)将其固定在梁腹上,所述底部传力钢板(10)上端还设有钢垫板(11)。
7.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碳纤维筋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腹板上开孔,将钢锚环(1)置于孔中,并将建筑结构灌注胶(2)注入孔和1的间隙中;
步骤2,将螺杆(5)置于钢锚环(1)中,将螺杆(5)周边腹板处混凝土进行打磨处理,涂刷建筑结构灌注胶(2),将粘贴板(3)穿过螺杆(5)粘贴于腹板上,并在四角打上膨胀螺栓(4);
步骤3,将加劲肋(13)焊接于竖向钢板(12)上,再将底部传力钢板(10)焊接于已焊接好的竖向钢板(12)和加劲肋(13)上;
步骤4,将斜向传力钢板(9)焊接于上部固定钢板(7)上,然后将钢垫板(11)置于梁底和底部传力钢板(10)之间,最后将已焊接好的底部传力钢板(10)、竖向钢板(12)和加劲肋(13)焊接于斜向传力钢板(9)的下边缘;
步骤5,在斜向传力钢板(9)上点焊螺杆(5),待底部体外碳纤维筋张拉完毕后,通过扭力扳手将6拧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大巨成加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大巨成加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33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金粉末材料的制备及其熔敷方法
- 下一篇:制造电极堆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