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黄净化畜禽养殖沼液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2555.9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夏红霞;朱启红;丁武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黄 净化 畜禽 养殖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禽养殖沼液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植物净化畜禽养殖沼液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禽畜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灌溉水、土壤、农产品和大气质量及农村人居环境均造成极大威胁。厌氧消化技术在畜禽养殖废水的生物能源开发与污染治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有效地抑制畜禽养殖废水的一次污染;但许多规模化养殖场的沼液直接外排,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畜禽养殖沼液的生态净化处理是养殖污水彻底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必由之路。
就目前我国养殖业沼液水质情况,单纯采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处理方法都很难达到排放要求,需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相结合的工艺,但又致使废水处理工艺技术要求高、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难以推广使用。人工湿地技术恰好能弥补现有养殖业经济能力有限、缺乏有一定操作与管理水平的技术人员的局限,尤其适合地处农村地区的养殖场。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是由人工优化模拟湿地系统而建造的具有生态系统综合降解功能,且可人为监督控制的处理系统。它是为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废水处理功能,提高污水净化效果而构筑,其污水净化功能是天然湿地系统所不可比拟的。它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它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克服了在污水处理中使用化学方法易造成二次污染和物理方法治标不治本的缺点,具有投资小、处理效果好、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并具有一定的生态景观效应。人工湿地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长远发展,尤其在废水处理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用于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有芦苇、香根草、水稻、石菖蒲、菖蒲、凤眼莲、旱伞草、灯心草、水蕹菜、水芹菜、美人蕉等植物,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但利用于处理畜禽养殖沼液的人工湿地植物却非常稀少。因此,开发利用可用于处理畜禽养殖沼液的植物品种资源,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质的畜禽养殖沼液处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同时,现有人工湿地植物大部分耐寒能力差,冬季易死亡,不能保证低温环境下的净化效果。死亡后的植株进入水体,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湿地系统的净化效果。并且,研究的植物经济价值较低,回收利用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人工湿地技术可用于净化畜禽养殖沼液的植物种类资源不足、经济价值低、耐寒能力差、冬季易死亡,无法保证低温环境净化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用于净化畜禽养殖沼液的新植物资源。利用经济价值较高的观赏植物净化畜禽废水,将环境保护与景观建设相结合,体现了污水处理、生态修复以及景观建设和经济效益相兼顾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特点,这为农村污水治理实践应用提供新颖思路和理论依据。这将有望改变传统生态工程常年累月依靠政府投入资金的运作模式,具有深远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人工湿地中种植大黄,利用构建湿地系统净化畜禽养殖沼液。
大黄(大黄(Rheum palmatum L):别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川军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喜冷凉气候,耐寒,零下10℃以下仍能正常生长。多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野生或栽培,根茎粗壮。茎直立,高2m左右,中空,光滑无毛。基生叶大,有粗壮的肉质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径达40cm以上,3-7掌状深裂,每裂片常再羽状分裂,上面流生乳头状小突起,下面有柔毛;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托叶鞘筒状,密生短柔毛。花序大圆锥状,顶生;花梗纤细,中下部有关节。花紫红色或带红紫色;花被片6,长约1.5mm,成2轮;雄蕊9;花柱3。瘦果有3棱,沿棱生翅,顶端微凹陷,基部近心形,暗褐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大黄药用价值: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回热循环燃气轮机
- 下一篇:金属拉丝型散热复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制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