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的经编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2455.6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5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04 | 分类号: | D04B21/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过晓东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对苯二甲酸 丙二酯 编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纱线和弹性纱线的经平绒经编织物。
背景技术
为了在诸如游泳衣、运动衣、或内衣的功能性服装中使用,弹性织物需要具有舒适的弹性和贴身性、良好的手感及很好的耐久性。这些弹性织物多数含有弹性纱线,主要是氨纶纱线,所述弹性纱线与诸如尼龙或涤纶的其它非弹性纱线织造经编织物,以提供所希望的手感和耐久性。
经编织物是人们所熟知的材料。传统上可以在花压板式钩针经编机、拉舍尔经编机或特里科经编机上生产。例如,在美国专利第4,487,040号和第4,802,346号以及PCT专利申请第WO 03/023105号中公开了用于制备经编织物的方法和装置。所有这些专利公开文件以引用的方式加入本文。
韩国专利申请第2002-0001924号公开了一种在28机号的双梳栉特里科经编机上生产经编织物的方法,所述经编织物包含70至95重量%的50-70旦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多丝纤维和5至30重量%的20-70旦氨纶纤维。所得到织物的面料重量为80至170g/m2。
日本专利申请第11-81096号公开了拉舍尔或特里科经编机制造的织物,该织物包括PTT纤维和弹性纤维,其中弹性纤维的含量是5至30重量%,弹性牵伸倍数为1.5x至3.5x,弹性纤维与PTT纤维的细度比是0.1至15,优选为0.5至9。在其中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28机号的特里科经编机制造未说明组织(unspecified pattern)的柔软织物,所述织物含有50d/36f PTT纤维和40旦聚氨酯纤维,其中前梳栉的喂纱量为160cm/480线圈(即1腊克),后梳栉的喂纱量为80cm/480线圈。
如以上所讨论的,尤其是在功能性服装行业,人们一直努力提供弹性织物,使所述织物有良好的手感、舒适的弹力和很好的耐久性,例如在持续暴露于诸如氯和紫外线辐射的苛刻条件下之后的优异色牢度。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涉及包括PTT纱线和弹性纱线的经平绒经编织物。
为了在特里科经编设备上制造含有PTT纤维和弹性纤维的织物,虽经上文讨论,已公开的宽泛的弹性牵伸倍数范围及缺少其它的编织参数无法使技术人员制造获得满足所有上述目标的弹性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包括经平绒经编织物,所述经编织物包括:
总细度为约30-75旦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纱线,以及
总细度为约20-70旦且断裂伸长率大于100%的弹性纱线,
其中
(a)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纱线与弹性纱线之间的重量比为70∶30至90∶10,
(b)经平绒经编织物的纬向密度为15-35线圈/cm,其面料重量为约180g/m2或更高,并且
(c)经平绒经编织物的经向伸长率为约120%至约185%,而纬向伸长率为约80%至约15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经平绒经编织物的纬向密度为20-30线圈/cm及其面料重量为约180-250g/m2。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包括制造经平绒经编织物的方法,其中弹性纱线的总牵伸倍数根据等式(1)计算为2.6倍至4.0倍:
TDe=BDe×[RIptt/RIe]×LK×SD (1)
其中
TDe:弹性纱线的总牵伸倍数;
BDe:弹性纱线的经轴牵伸倍数,其为1.7倍;
RIptt:PTT纱线的喂纱长度,其为约1400-2000mm/腊克;
RIe:弹性纱线的喂纱长度,其为约200-1000mm/腊克;
LK:经平绒组织的喂纱比,其为1.33;以及
SD:弹性纱线在纱筒上的牵伸倍数,其为1.0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中的弹性纱线的总牵伸倍数为2.8倍至3.6倍。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中的弹性纱线的总牵伸倍数为3.0倍至3.4倍。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中的RIptt∶RIe比值大于2.0。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中的RIptt∶RIe比值为2.2至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邦公司,未经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锅炉的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 下一篇:新型立式机械换向节能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