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矩形钢板面内受压试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1780.0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9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程斌;王健磊;李纯;钱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 钢板 受压 试验装置 | ||
1.一种矩形钢板面内受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口字型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由纵向H型钢(1)和横向H型钢(2、3)构成,并平放支承在底座H型钢(4、5)之上;所述底座H型钢(5)上水平放置液压千斤顶(19);所述千斤顶(19)与钢板试件(20)之间设置导荷刚性块(6),该刚性块由刚性块夹具(7)固定在主框架的纵向H型钢(1)上;所述纵向H型钢(1)、横向H型钢(2)及导荷刚性块(6)的翼板外侧面设置上部楔形支撑板(8)和下部楔形支撑板(9);所述纵向H型钢(1)、横向H型钢(2)及导荷刚性块(6)的上方设置盖板(10),并通过紧固螺栓(15)连接牢固,盖板(10)与上部楔形支撑板(8)之间通过反力螺栓(17)顶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钢板面内受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横向H型钢内部设置加劲板(11),纵向H型钢两端设置端板(12),并由连接螺栓(14)组成口字形主框架,能实现加载力在框架内部自平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钢板面内受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荷刚性块(6)由刚性块夹具(7)上下轻度夹紧在主框架上,将千斤顶(19)荷载均匀传递至钢板试件(20)加载边,并通过纵向H型钢腹板上的条形槽孔实现沿加载方向自由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矩形钢板面内受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荷刚性块(6)与纵向H型钢等高,横向宽度与其两侧楔形支撑板之间的横向间距相等,由上下四个刚性块夹具(7)连接在主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矩形钢板面内受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块夹具(7)由圆钢(25)与钢板焊接而成,采用圆钢接触并轻度紧固减小导荷刚性块(6)纵向滑动时的摩擦阻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钢板面内受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19)尾部放置钢垫块(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钢板面内受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部楔形支撑板(8、9)的定位螺栓孔在单侧有定位螺栓孔扩孔(24),避免定位螺栓(16)头部阻碍导荷刚性块(6)沿纵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矩形钢板面内受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楔形支撑板(8)为可拆卸式,并通过矩形螺栓孔(23)上下调整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矩形钢板面内受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部楔形支撑板(8、9)为钢板试件提供面外四边简支约束条件,其中下部楔形支撑板(9)焊接在主框架上,上部楔形支撑板(8)则由反力螺栓(17)和盖板(10)将面外反力传递至主框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矩形钢板面内受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或上部楔形支撑板(8、9)安装完毕之后的横向净间距为钢板试件(20)的计算宽度,钢板试件(20)的实际宽度等于计算宽度加上楔形支撑板厚度,从而保证钢板试件安装到位后的纵向板边超出楔形支撑边每侧为楔形支撑板厚度的一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矩形钢板面内受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或上部楔形支撑板(8、9)安装完毕之后的纵向净间距为钢板试件(20)的计算长度,钢板试件(20)的实际长度等于计算长度加上两倍楔形支撑板厚度,从而保证钢板试件安装到位后的横向板边分别与导荷刚性块和横向H型钢顶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钢板面内受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1、2、3)、导荷刚性块(6)、楔形支撑板(8、9)尺寸以及盖板(10)数量均可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17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周血管多普勒用检测探头
- 下一篇:一种座便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