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气蚀配流盘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0812.5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精密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1/00 | 分类号: | F04B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蚀 配流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气蚀配流盘,尤其是一种用于柱塞泵上的配流盘,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配流盘是轴向柱塞的泵关键零件之一,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将影响着整泵的噪声和振动。目前的配流盘主流设计方案是采用燕尾槽结构,通过控制燕尾槽的尺寸达到最优减噪和减振效果,但这种方法的效果是有限的,因为它避免不了缸体柱塞孔从配流盘上的高压区切换至低压区时所导致的气蚀现象,气蚀将导致配流盘低压区产生大量的小气泡,同时缸体柱塞孔在低压区吸油时会将气泡吸走并带入高压区,这时气泡会在缸体柱塞孔中瞬间湮灭,造成极大的振动和噪声,同时泵的出油口会产生明显的流量脉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气蚀配流盘,防止气蚀现象产生在低压区,可以实现减噪、减振和减小流量脉动。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气蚀配流盘,包括配流盘本体,在所述配流盘本体上开设有低压吸油区和高压排油区,所述低压吸油区和高压排油区互相隔绝并相对于配流盘本体的横轴对称;特征是:在所述高压排油区和低油吸油区之间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分别与柱塞泵的壳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孔位于靠近低压吸油区的一侧,所述第二孔位于靠近高压排油区的一侧,且第一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孔的孔径。
所述低压吸油区为弧形槽,所述高压排油区由多段腰形槽构成。
本发明所述的防气蚀配流盘可以防止气蚀现象产生在低压区,可以实现减噪、减振和减小流量脉动;噪声可以降低至5dB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防气蚀配流盘包括配流盘本体1、高压排油区2、缸体3、滑靴4、柱塞5、低压吸油区6、第一孔7、第二孔8、长形孔9等。
本发明包括配流盘本体1,在所述配流盘本体1上开设有低压吸油区6和高压排油区2,所述低压吸油区6为弧形槽,所述高压排油区2由多段腰形槽构成;所述低压吸油区6和高压排油区2互相隔绝并相对于配流盘本体1的横轴对称,分别与柱塞泵吸入口和柱塞泵出口高压区连通;在所述高压排油区2和低油吸油区6之间设有第一孔7和第二孔8,第一孔7和第二孔8分别通过位于配流盘本体1背面的长形孔9与柱塞泵的壳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孔7位于靠近低压吸油区2的一侧,所述第二孔8位于靠近高压排油区2的一侧,且第一孔7的孔径大于第二孔8的孔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柱塞泵工作时,其柱塞泵缸体3绕配流盘本体1的中心线旋转,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缸体3中的柱塞孔会从高压排油区2开始依次经过第二孔8、第一孔7和低压吸油区6,然后又回到高压排油区2,如此循环;柱塞5和滑靴4在低压吸油区6时是向上运动吸油的,在高压排油区2时是向下运动排油的。当泵工作在高压排油区2时,缸体3柱塞孔从高压排油区2运动到柱塞孔与第二孔8相通的那一瞬间,由于缸体3柱塞孔内是高压油,而第二孔8是通向泵的壳腔内,在高压压差的作用下,溶于缸体3柱塞孔中高压油液里的空气就会瞬间释放出来,排到泵的壳腔内;第一孔7的孔径大于第二孔8的孔径,是为了保证这些空气能够充分释放完毕,这样气蚀现象在缸体3柱塞孔进入低压吸油区6之间发生了并将气泡排入了壳腔内,就不会发生在低压吸油区6,气泡的湮灭也就不会发生在高压排油区2,同时实现了减噪、减振和减小流量脉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精密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精密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0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油田采油的2/3型线的双头单螺杆泵
- 下一篇:用于声学信号跟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