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10461.8 申请日: 2012-01-13
公开(公告)号: CN102511432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7
发明(设计)人: 罗杰;刘楚吾;曹伏君;杜涛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代理人: 刘广生
地址: 52400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褶皱 轮虫 培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海洋经济动物苗种培育过程中一种优良生物饵料的培养方法,特别是一种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属轮虫纲、单巢目、游泳亚目、臂尾轮虫科,它具有广温和广盐性、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繁殖速度快、大小适宜(100μm~300μm)及营养丰富等特点,已成为鱼、虾、蟹和海蜇等重要海洋经济动物苗种培育的优良生物饵料。海产鱼类的苗种孵出时一般较小,除少数种类外,它们的体长大约在2~7mm之间,而开口摄食时其口径更小,因此,投喂营养丰富、大小适口的开口饵料,是鱼类人工育苗成败的关键。轮虫应用于海产鱼类苗种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学者首先在真鲷(Pagrus major)的苗种规模化生产中应用褶皱臂尾轮虫获得成功,之后轮虫便成为所有海产鱼类苗种生产的通用饵料生物,迄今为止,用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成功地进行苗种生产的海产经济鱼类已达60 余种。

轮虫食性广泛,主要摄食水中的细小物质,单胞藻、细菌、酵母,甚至豆浆、发酵鸡粪浆、草浆等有机碎屑均可作为其培育饵料。传统的轮虫培养,一般采用单胞藻、细菌或酵母作为其饵料。虽然小球藻、扁藻等单胞藻和光合细菌等细菌培育轮虫营养全面,饵料效果好,但是,由于受单胞藻和光合细菌培育场地的限制,在进行大规模轮虫培育时,单胞藻和光合细菌的量很难做到足量供给;其次,由于轮虫食量大,用单胞藻和光合细菌培育轮虫,一般情况下轮虫密度很难达到200个/mL以上。因此,实际生产中,要进行大规模的高密度轮虫培育,常用酵母作为轮虫培育的饵料,但用酵母培养的轮虫缺乏鱼类生长的不饱和脂肪酸,轮虫投喂时须经短时间的单胞藻或乌贼肝油等脂类营养强化,而且在室内水泥池培养时投喂酵母水质难以控制,培养成本高。因此,采用设施简陋、生产成本低的方法培养轮虫,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实现大规模的高密度褶皱臂尾轮虫的培育,且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设施:选择淡水来源方便、面积667.7~1000m2、深1.0~1.2m的废弃或老化的旧池塘作为培养池塘,在褶皱臂尾轮虫培养前用120-150kg/亩的生石灰或4-5kg/亩的漂白精对培养池塘进行消毒、暴晒一个星期后,用100目的筛绢过滤进水至培养池塘中水深0.8~1.0m,在培养池塘对角安装二台功率为0.75kv的水车式增氧机;

(2)基础饵料:以小杂鱼为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基础饵料,小杂鱼用量为180~200kg/亩,将小杂鱼按15-20kg/袋,用80目的网袋盛装,然后扎紧网袋袋口,将装有小杂鱼的网袋均匀地吊挂于培养池塘的水中;

(3)日常管理:利用淡水调节培养池塘塘水比重,使培养池塘塘水比重维持在1.010~1.015之间;小杂鱼在培养池塘塘水中8-12天开始腐烂发酵,此时每天上午8时、下午6时开动增氧机,每次开动0.5-1.5小时,培养13-18天;当褶皱臂尾轮虫的密度达到250个/mL时,开始用轮虫收集袋收集褶皱臂尾轮虫;收集至观测得培养池塘中褶皱臂尾轮虫的繁育速度下降、密度明显降低时及时追加吊挂小杂鱼,追加量为40~50kg/亩。

所述步骤(3)中的轮虫收集袋为用100目筛绢制作而成且两端开口的圆形的100目筒形袋和用250目的筛绢制作而成且两端开口的圆形的250目筒形袋:100目筒形袋长5m、直径30cm,用于过滤掉较大的物体;250目筒形袋长5.5m、直径50cm,用于收集轮虫。

所述步骤(3)中用轮虫收集袋收集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如下:收集时,将250目筒形袋套在100目筒形袋的外面,将两个轮虫收集袋的一端开口分别扎紧,另一端开口均绑在潜水泵的出水口处。

所述潜水泵用木桩固定在离培养池塘底部高50cm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04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