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8571.0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6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余亮;王柏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超薄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及图2,一般笔记本电脑的光驱8具有一底座81及一覆盖于底座81的上盖82,底座81与上盖82共同界定供托盘83收纳的容置空间。此外,底座81上还设有一支架84,可供锁附于笔记本电脑的壳体9,使该光驱8固设于笔记本电脑的壳体9。
目前笔记本电脑朝向减少厚度的目标发展,如何减少光驱的厚度使笔记本电脑整体的厚度减少,遂成为进一步要讨论的主题。此外,一般光驱8固设于壳体9的工序过于繁复,于安装时须先将支架84锁附于底座81,接着再将支架84锁附于壳体9。因此,如何改良光驱8的锁附结构以简化组装的工序,遂成为另一个要探讨的主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超薄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于是,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壳体及光驱。壳体具有间隔相向的第一内壁面与第二内壁面,及二间隔相向且连接第一内壁面与第二内壁面的第三内壁面,第一内壁面、第二内壁面及第三内壁面共同界定通道。光驱设置于壳体并位于通道内,光驱包括底座及托盘。托盘可相对于底座活动地设置于底座并具有上表面,上表面紧邻第一内壁面且与第一内壁面相对。
壳体还具有凸柱,光驱的底座还具有凸耳,凸耳形成有对应凸柱的卡槽,光驱通过底座沿通道移动直到凸柱卡合于卡槽内以设置于壳体。
底座具有底板,及由底板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底板邻接第二内壁面,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别邻接第三内壁面。
凸柱是由第二内壁面朝第一内壁面凸伸,凸耳是由底板向外凸伸,卡槽是由凸耳的端缘凹陷形成。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借由光驱无上盖的设计,使托盘上表面紧邻第一内壁面且与第一内壁面面对面,可减少光驱的厚度并进而减少可携式电子装置整体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光驱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是现有技术光驱的一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壳体的一局部立体图;
图5是该实施例的光驱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6是该实施例的光驱的一立体组合图;
图7是该实施例的一局部剖视图;及
图8是该实施例另一角度的一局部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可携式电子装置
1壳体
11凸柱
12第一内壁面
13第二内壁面
14第三内壁面
15通道
2光驱
21底座
211底板
212第一侧板
213第二侧板
214凸耳
215卡槽
22托盘
221上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3,是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包含一壳体1及一光驱2。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在本实施例中为一笔记本电脑。
参阅图3及图4,壳体1具有间隔相向的一第一内壁面12与一第二内壁面13、二间隔相向且连接第一内壁面12与第二内壁面13的第三内壁面14,及一凸柱11。第一内壁面12、第二内壁面13及第三内壁面14共同界定一供光驱2置入的通道15。本实施例中的凸柱11是由第二内壁面13朝第一内壁面12延伸。
参阅图5及图6,光驱2包括一底座21及一托盘22。底座21具有一底板211、由底板211向上延伸且彼此间隔的一第一侧板212与一第二侧板213,及一由底板211向外凸伸的凸耳214。凸耳214的端缘凹陷形成有一对应凸柱11(见图4)的卡槽215。托盘22可相对于底座21活动地设置于底座21并具有一上表面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觉反馈装置
- 下一篇:用于将物体简化地三维显示在导航系统的显示器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