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抑制肿瘤残留灶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7255.1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2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华;郭刚;范忠泽;孙珏;李琦;韩建宏;梁芳;张勇;张晓晓;李朝衡;成玲玲;陆文秀;余倩云;陈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贾慧琴;姜玉芳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抑制 肿瘤 残留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肿瘤治疗的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具体地,涉及用于抑制肿瘤残留灶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手术是恶性实体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一个世纪前的研究即发现,手术切除可能并不总是有益,原发瘤的切除可加速转移灶的发展。Ehrlich等发现在双侧接种肉瘤大鼠模型中,次后接种的肿瘤生长明显滞后于先前接种(原发)的肿瘤。Marie 等则在实验中发现,接种的肿瘤如果任其自然生长,极少发生自发转移,但如对原发瘤进行不全切除,则常导致转移的发生。半个世纪前对原发瘤切除与自发转移瘤的研究发现,切除原发瘤的小鼠转移的发生率与转移数目要比未切除组低,但同时发现,切除组转移灶比对照组大。临床研究也发现,对部分患者来说,手术对已有可见或不可见转移灶,也可促进转移灶的发展。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可降低术后患者的复发转移发生率,但由于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引起出血以及其它毒副作用等,围手术期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肿瘤围手术期微小残留灶的中草药内服药,在减少毒副作用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术后患者的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抑制肿瘤残留灶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黄芪12-24份、肉桂3-6份、红参6-12份、茯苓9-18份、白术9-18份、炙甘草3-6份、熟地黄12-24份、白芍9-18份、川芎6-12份、当归9-18份。
本发明也提供了用于抑制肿瘤残留灶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将药材洗净,除肉桂之外的其它9味药加水浸泡0.5-1 h,再和肉桂一起用水煎煮2-4次,每次1.5-3 h,各次所得药液分别过滤,然后将滤液合并,再次过滤,最后浓缩成生药含量为1.56 -3.12g/ml的药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抑制肿瘤残留灶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抗肿瘤药物的用途。
上述的用于抑制肿瘤残留灶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抗肿瘤药物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抗肿瘤药物的给药途径为内服。
上述的用于抑制肿瘤残留灶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抗肿瘤药物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抗肿瘤药物的制剂形式包含胶囊、片剂和口服液。
本药配方各药药理方解及君臣佐使如下:
红参补气,熟地黄补血,气血双补,共为君药。
白术补气健脾,助红参益气补脾,当归养血和营,助熟地黄补益阴血,共为臣药。
茯苓健脾和中,白芍养血和营,川芎活血行气,黄芪助正气,固卫益气之功更强,肉桂温血脉,行气和营之功更盛,共为佐药。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通过对80只BALB/c小鼠应用本药治疗观察效果如下:用药后,原发肿瘤切除后,皮下转移瘤模型中,中药组合物组平均转移瘤体积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明显降低;肝转移瘤模型中,中药组合物组平均肝转移结节数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明显降低;切口移植瘤模型中,中药组合物组平均转移瘤体积为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明显降低。中药组合物组在皮下、肝脏、切口转移瘤模型中,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中药组合物组肿瘤组织Ki67明显降低,Ki67作为标记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表达越多说明癌细胞增殖越活跃;TUNEL法,即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核苷酸(dUTP)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肿瘤细胞凋亡所得结果明显增高;MVD(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所得MVD是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标记瘤体内微血管,然后计数其单位面积中的微血管数,可较为直观地判断肿瘤的血管形成能力。ELISA检测显示,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中药组合物能够明显降低血清中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上调ES(内皮抑素)的表达,VEGF能诱导血管生成,ES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抑制肿瘤残留灶的中药组合物,是能够有效治疗肿瘤围手术期微小残留灶的口服药。依据中医辨证理论,采用益气补血,扶正固本之方,药性温和,无明显毒副作用。同时,该中药组合物对小鼠结肠癌原发瘤切除后转移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能够降低VEGF及上调ES的水平,减少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结肠癌患者在原发瘤切除后,及时应用该中药组合物对抑制临床或亚临床转移灶生长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原发瘤切除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皮下转移瘤生长的影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原发瘤切除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切口种植瘤生长的影响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真空管热电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效抑制开机噪声的软启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