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引器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6819.X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武韶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韶蕴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M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引器头,尤其涉及一种手术中的吸引器头。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中病人会有出血。为了吸取这些积血以暴露出更好的手术视野,一般需要用吸引器把血吸走。
临床上常用的吸引器由内管和外管和负压连接头组成。外管末端封闭,有网状孔1(如图1)。内管2、上固定器3和负压连接头4连为一体(如图2)。外管通过上固定器固定在内管上,不可移动。外管上孔的位置、大小不会变化。外管与内管间有间隙,可容许液体的自由流动。液体可从外管的网状孔1进入内外管间间隙,再进入内管腔2,通过负压连接头,流向吸引器的负压产生端(如图3)。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容许液体流入内管腔,但人体组织不会被吸入内管腔。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网孔高度是固定的,但液面是变化的。随着液体被吸走,液平面会下降。当部分网孔露出液面时,会造成内管负压减少,吸引效率下降。
目前的发明设计都没有很好解决这一点。如CN01216062.8,去除了外套筒的同时,也丢掉了只吸液,不吸组织的优势。又如CN96208369.0,虽然增加了调解负压的手段,但仍无法解决随液面变化,调解气孔的问题。
最后,上述设计均为直型设计,握持端在负压连接头处。当手术切口很小时,握持端在手术切口正上方。握持在负压连接头处的手会遮挡术者的视野,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间题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引器头。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引器头,包括:
内管、外管、限位器和负压连接器,所述内管和外管紧密相贴,所述限位器包括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所述内管的上端与所述上限位器和所述负压连接器连接;且在内/外管其中之一的下端管壁上设置有一个开孔;所述内/外管的另一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外管通过所述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限定在所述内管的外部并与内管紧密相贴,而且在内管外限定水平高度为0.1-40cm之间环绕内管作旋转运动,一个管的多个开孔随着旋转角度的变化依次与所述另一个管的开孔重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外管不再固定在内管上,而是采用上下限位器的方式防止外管从内管上滑脱,赋予了外管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内管自由位移的功能,使得内外管的开孔可以按照操作者的意愿重叠或分开。又由于内外管间没有了间隙,当内外管开孔重叠时,液体只能经外管开孔、内管开孔直接进入内管腔;当内外管开孔分开时,从外管开孔处进入的液体被内管外壁挡住,不能留入内管腔内,相当于关闭内管开孔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外管设计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内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内管和外管固定使用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外管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内管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内管和外管结合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外管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内管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内管和外管结合使用时外管的两个孔与内管孔重合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外管一个下端孔与内管孔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外管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内管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内管和外管结合使用时外管大孔与内管的上端孔重合,内管下端孔被外管壁封堵住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外管大孔与内管下端孔重合,内管上端孔被外管壁封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包括内管、外管、限位器和负压连接器,所述内管和外管紧密相贴,所述限位器包括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所述内管的上端与所述上限位器和所述负压连接器连接;且在内/外管其中之一的下端管壁上设置有一个开孔;所述内/外管的另一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外管通过所述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限定在所述内管的外部并与内管紧密相贴,而且在内管外限定水平高度为0.1-40cm之间环绕内管作旋转运动,一个管的多个开孔随着旋转角度的变化依次与所述另一个管的开孔重合。
实施例1
内外管相对上下位移:随着液平面的下降,外管向下移动,遮挡住内管高于液面的孔,有效避免了吸引效力的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韶蕴,未经武韶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8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