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角度LED照明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5634.7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川;郭东栋;连翼;林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立达信绿色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00;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999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led 照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灯具,特别涉及一种大角度LED照明灯。
背景技术
自从LED作为第四代光源被广泛运用于照明灯领域后,人们在不断探索一种能够克服LED配光角度小的难题。于是大量的大角度LED灯结构应运而生。然而通常的做法是将LED光源设置在一个立面上,使得光源能尽可能多的将光分配到照明灯的周侧,例如公开日为2010年6月16日,专利号为200920208562.X的中国发明专利揭示了一种多面散射LED灯,该LED灯包括一灯罩、一散热底座、一灯头、至少一个基板以及若干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分别容置在所述灯罩与散热底座组成的灯腔内,还包括:一多面体支架,设置在该灯罩与散热底座组成的灯腔内,以及若干基板,其一面分别连接该多面体支架的各个面,另一面分别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该多面散射LED灯能够实现大角度发光。
然而,该多面散射LED灯需要设置一个多面体支架,在支架的每一个立面上设置基板,再将发光二极管焊接在该立面基板上,这就使得该多面散射LED灯制造工艺复杂,不便于组装和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组装的大角度LED照明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角度LED照明灯,包括灯头、多个LED光源、灯泡壳,该灯头顶面设有基板,还包括配光环,该配光环包括设于底部的固定端及设于顶部的外扩端,该固定端连接在该基板的顶面,所述LED光源包括多个内侧LED光源和多个外侧LED光源,所述内侧LED光源设于该配光环内侧的基板的顶面,所述外侧LED光源围绕该配光环设于该配光环外侧的基板的顶面,该配光环的外壁上设有反光层,该反光层用于将所述外侧LED光源发出的光沿偏向该灯头的方向反射到该灯泡壳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大角度LED照明灯设置了一个外壁设有反光层的配光环,将该配光环固定在该灯头顶面的基板上。在配光环内外侧分别设置若干LED光源。从而使得这些内侧LED光源发出的光向着该灯泡壳的方向发射;而使得这些外侧LED光源发出的光通过该配光环外壁的反光层的反光,向着该灯头的方向反射到该灯泡壳的底部,照亮该灯泡壳的底部,从而使得整灯的配光角度达到270°。由于该大角度LED照明灯仅需在该基板上设置该配光环及LED光源,而无需在一个多面体的灯架侧壁上设置光源,从而简化了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组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大角度LED照明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大角度LED照明灯组装后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大角度LED照明灯去除灯罩后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大角度LED照明灯第一实施例不带配光环时的配光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大角度LED照明灯第一实施例带配光环时的配光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LED照明灯 35外壁
10灯头 352第一外壁段
12突台 354第二外壁段
20基板 356反光层
30配光环 40内侧LED光源
31固定端 50外侧LED光源
32外扩端 60反光片
33内壁 70灯泡壳
34固定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大角度LED照明灯100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该大角度LED照明灯100包括一灯头10、一基板20、一配光环30、多个内侧LED光源40、多个外侧LED光源50、一反光片60和一灯泡壳70。该基板20设在该灯头10的一端,该灯头10的另一端与灯座(图未示)电连接。该配光环30设置在该基板20上。这些内侧LED光源40设在该配光环30的内侧,这些外侧LED光源50设在该配光环30的外侧。该反光片60设置在该基板20上,该灯泡壳70与该灯头10连接形成一个空腔,用于收纳该基板20、该配光环30、这些内侧LED光源40、这些外侧LED光源50和该反光片60。该灯泡壳70设有光散射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立达信绿色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立达信绿色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级增压的涡轮增压器
- 下一篇:汽轮机轴封抽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