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削刀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5599.9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7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P·马萨林;J·胡赫塔拉;M·帕洛黑莫;F·芒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斯卡斯品牌芬兰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04 | 分类号: | A01G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会卿 |
地址: | 芬兰比***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刀片 | ||
1.一种切削刀片(1、1′),所述切削刀片包括:
细长的第一机架部分(2、2′)和细长的第二机架部分(3、3′);以及
凸出部(4、4′),所述凸出部在横向方向上从细长的第一机架部分(2、2′)和细长的第二机架部分(3、3′)凸出,
其特征在于,第一机架部分(2、2′)和第二机架部分(3、3′)通过刀片(5、5′)彼此附接,所述刀片分别在第一枢转点(6)处附接到第一机架部分(2、2′)以及在第二枢转点(7)处附接到第二机架部分(3、3′),以使得所述刀片(5)的相对端部在第一机架部分(2、2′)和第二机架部分(3、3′)的横向方向上分别从第一枢转点(6)和第二枢转点(7)凸出;以及
细长的第一机架部分(2、2′)和细长的第二机架部分(3、3′)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以使所述刀片(5、5′)绕着第一枢转点(6)和第二枢转点(7)转动,以及在向彼此靠近的凸出部(4、4′)与刀片(5、5′)的每个端部之间产生切削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1)包括相邻的凸出部(4),所述相邻的凸出部的彼此相对布置的边缘(11)被至少部分地定向成使得所述边缘(11)之间的距离随着距凸出部(4)与第一和第二机架部分(2、3)的连接点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机架部分(2、2′)中,从纵向方向看去,第一枢转点(6)布置在凸出部(4、4′)之间,以及在第二机架部分(3、3′)中,从纵向方向上看去,第二枢转点(7)布置在凸出部(4、4′)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第一机架部分(2、2′)和第二机架部分(3、3′)的第一端部分别设置有操作开口(8),以接收切削刀片(1、1′)的致动器的传动构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第一机架部分(2、2′)和第二机架部分(3、3′)在操作开口(8)与最靠近操作开口的刀片(5、5′)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弯曲凹槽(9),以在切削刀片的致动器中接收支承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1、1′)是树篱修剪机的切削刀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细长的第一机架部分(2′)和细长的第二机架部分(3′)被成形为在公共平面中具有各自的刀片表面(13′),以及
所述刀片(5′)布置在细长的第一机架部分(2′)和细长的第二机架部分(3′)的相同侧面上、抵靠各自的刀片表面(1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5、5′)分别通过螺钉或铆钉在第一枢转点(6)处附接到第一机架部分(2、2′)以及在第二枢转点(7)处附接到第二机架部分(3、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片(5′)包括在第一枢转点(6)和第二枢转点(7)的位置处凸入到第一和第二机架部分(2′、3′)中的孔(15′)内的凸块(14′),或者第一和第二机架部分(2′、3′)包括在第一和第二枢转点(6、7)位置处凸入到刀片(5′)中的孔内的凸块,
切削刀片(1′)包括细长的附接元件(10′),所述细长的附接元件抵靠一个或多个刀片(5′)的表面布置,以使得刀片(5′)布置在细长的附接元件(10′)与第一和第二机架部分(2′、3′)之间,以及
细长的附接元件(10′)通过将第一和第二机架部分(2′、3′)与细长的附接元件(10′)彼此附接的螺钉(12′)或铆钉而固定到切削刀片(1′),以使得附接元件(10′)将刀片(5′)按压抵靠第一和第二机架部分(2、3′)并且将凸块保持在孔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刀片(5′)的相对端部已经通过从刀片(5′)的仅仅一侧去除材料而被削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斯卡斯品牌芬兰公司,未经菲斯卡斯品牌芬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5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