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向多线激光条码识读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5080.0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9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俊;何昌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优库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向 激光 条码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全向多线激光条码识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根据控制要求发出控制激光器发射、电机转动的控制信号,同时用于对获得的条码信息进行识别,并将识别信息结果通过通讯电路上传到上位机;
DAC输出电路,用于根据处理器传送的激光器发射控制信号控制激光器发射;
电机控制电路,用于根据处理器传送的电机转动控制信号控制电机转速;
激光器,用于在DAC输出电路控制下将激光发射到激光旋转机构;
电机,用于驱动激光旋转机构转动;
激光旋转机构,在电机驱动下旋转,从而使激光器照射到该机构上的激光随着旋转,形成若干条激光线;
激光接收器,用于在激光旋转机构产生的激光线照射到条码时,接收条码的激光信息,将此激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将电信号传递到前端信号调理电路;
前端信号调理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电信号放大、整理为与条码对应的脉冲信号,输出到宽度采样电路;
宽度采样电路,用于根据与条码对应的脉冲信号得到条码的宽度;
解码电路,用于将采集并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条码代表的条码信息;
上述处理器分别与DAC输出电路、电机控制电路、解码电路、通讯电路连接,DAC输出电路与激光器连接,电机控制电路与电机连接,电机驱动激光旋转机构旋转,激光接收器、前端信号调理电路、宽度采样电路、解码电路依次连接,工作时,激光旋转机构发射的激光扫描线照射在条码上,激光接收器接收条码上反射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多线激光条码识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为单片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多线激光条码识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旋转机构具体是指光学棱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多线激光条码识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连接一个喇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多线激光条码识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连接一指示灯。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全向多线激光条码识读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器将激光器发射控制信号和电机转动控制信号分别发送到激光器和电机,激光器将激光发射到激光旋转机构上,电机带动激光旋转机构旋转,激光旋转机构将单点激光转换成若干条激光扫描线,工作时,将条码放置于该激光扫描区域内,激光接收器采集该条码的反射信息,通过放大、采样、解码,将得到的条码信息传递到处理器,处理器判断该条码信息是否完整,如果完整,则直接将条码信息发送到上位机;如果不完整,则再读取另一条扫描线所得到的条码信息,然后将前后两组信息进行整合重组,得到完整的条码扫描结果,然后将该条码信息发送到上位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向多线激光条码识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旋转机构在电机驱动下将单点激光转换成20条呈网状分布的激光线,这些激光扫描线分为五个方向,夹角为72°,每个方向有4条并行的激光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向多线激光条码识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条码信息是否完整的步骤具体如下:所述处理器内包括一个包含所有正确条码信息的标准库,所述标准库中的条码信息均按照每n个黑白条为一组进行分割,在比对时,当前读取的条码信息每n个黑白条为一组依次与标准库中信息进行比对,一旦二者不同,则认为此条码不完整,将该组条码位置记录下来,然后跳过若干个黑白条,继续以n个黑白条为一组依次与标准库中信息进行比对,直到所有条码信息比对完毕。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向多线激光条码识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条码信息进行整合重组的步骤具体如下:在两条扫描线得到的条码信息均进行解码后,将第一条扫描线标记的、条码信息错误的位置用第二条条码对应位置信息进行替换,从而得到完整的条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向多线激光条码识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码信息具体是指与条码中各黑白条颜色相对应的一组脉冲信号以及每个黑条或白条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优库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优库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0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结构芯体的中冷器
- 下一篇:随钻直井测斜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