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位自动绕弦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4091.7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强;劳锦根;叶敬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红棉乐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3/14 | 分类号: | G10D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330 广东省河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绕弦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吉他琴弦的绕弦技术,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位自动绕弦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绕弦机,如申请号为200810026277.6的专利申请中记载的钢琴自动缠绕机,包括床架、固定钢弦一端的床头箱和固定钢弦另一端的床尾箱,床头箱和床尾箱分别位于床架的两端;床架设有移动工作台,移动工作台位于床头箱和床尾箱之间,床架和移动工作台设有导行铜线的紧线器机构。移动工作台的顶面设有一个根据自身摆动角度而调整移动工作台移动速度的随行跟踪器。
这种结构的钢琴自动缠绕机,将铜线缠绕在钢弦上,开机后钢弦转动,移动工作台移动的同时,带动铜线均匀的依次缠绕在钢弦上,有效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但是其存在如下缺点:对于一台钢琴自动缠绕机,一次只能加工一条琴弦,若要加工更多的琴弦,只能添置更多的机器,这将会占用更多的生产空间;同时,一个工人操作几台机器,工人需要在机器间来回走动,操作不便;购买机器,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同时加工两条琴弦的双位自动绕弦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位自动绕弦机,包括:床身、床头架、床尾架、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来回移动的移动工作台;一条钢弦通过一对牵拉旋转机构固定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移动工作台上设有在钢弦上导行铜线的紧线器机构;牵拉旋转机构有两对,各对应一套紧线器机构;两对牵拉旋转机构设置在不同高度。
采用这种结构后,开动一次机器,即可同时加工两条琴弦;将牵拉旋转机构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便于两套紧线器机构将铜线导入而不至于发生干涉碰撞。
两对牵拉旋转机构为第一牵拉旋转机构和第二牵拉旋转机构;第一牵拉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床头架上的第一床头索轴和安装在床尾架上的第一床尾索轴;第二牵拉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床头架上的第二床头索轴和安装在床尾架上的第二床尾索轴;双位自动绕弦机还包括转动驱动装置;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床身上的第一电机、与钢弦平行且水平设置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的主轴;第一电机和主轴之间通过带传动;第一床头索轴、第一床尾索轴、第二床头索轴、第二床尾索轴分别和主轴通过齿轮齿带传动。
采用这种结构后,一个电机即可带动两根钢弦同步转动,结构简单。
一套紧线器机构包括:安装铜线线筒的安装位、沿着铜线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纵向导线轮和横向导线轮。
采用这种结构后,铜线经纵向导线轮和横向导线轮引导至钢弦缠绕位置,结构简单,绕线可靠。此处所说的纵向,指的是沿着钢弦的延伸方向。横向,指的是水平面上垂直于纵向的方向。
双位自动绕弦机还包括安装在床身上的第二电机;移动工作台和第二电机之间通过丝杆传动;在钢弦的正下方、移动工作台上装有导弦轮。
采用这种结构后,通过第二电机即可带动移动工作台平移,定位精确。钢弦置入导弦轮的凹槽中,导弦轮对钢弦起到导向和支撑的作用,保证琴弦的缠绕质量。
床头架固定在床身上;床尾架与床身间装有沿着钢索延伸方向设置的轨道;床尾架的外侧接有使床尾架在轨道上平动的平动机构。
采用这种结构后,床尾架的位置可调整,进而调节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的距离,以加工不同长度的琴弦,应用范围更广。
平动机构包括:推杆、推块、调节环和调节转盘;调节转盘和调节环之间通过圆锥齿轮传动,调节环与推杆通过螺纹旋接,推块固定在推杆靠近床尾架的一端;当调节转盘转动时,调节环转动,推杆带动推块和床尾架直线运动。
采用这种结构后,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推块和床尾架之间设有改变推块和床尾架之间距离的气缸。
采用这种结构后,气缸对推块和床尾架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即对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安装好钢弦后,在气缸的作用下,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的距离略增大,将钢弦略拉长,绷紧再进行缠绕加工,避免铜线缠绕疏松;同时,在钩挂钢弦时,钢弦未被拉紧,也便于钩挂钢弦。
第一床尾索轴与钩挂钢弦的挂钩通过弹簧相接,第二床尾索轴与钩挂钢弦的挂钩通过弹簧相接。
采用这种结构后,弹簧可对钢弦两端的拉力进行缓冲和调整,避免将钢弦拉的过紧导致的断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红棉乐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红棉乐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