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脱氮的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及其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3550.X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刚;王源;李适宇;周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膜 活性污泥 复合 生物反应器 及其 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用于脱氮的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包括与反应池(10)相连通的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和排泥管路,所述反应池(10)内设有若干膜组件(6)和微孔曝气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6)浸在反应池(10)内部的悬浮活性污泥中,并垂直固定于反应池(10)内的卡槽中,所述膜组件(6)由支撑板(14)和无纺布(15)组成,所述支撑板(14)内部为中空且侧面呈孔格状的板材,无纺布(15)平铺并固定在支撑板(14)的侧面,支撑板(14)的内部与出水管路直接相连,出水管路设有出水泵(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脱氮的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包括进水池(1)、进水泵(2)和进水阀(3),并通过进水口与反应池(10)相连,反应池(10)中含有活性污泥;所述排泥管路包括排泥阀(11)和排泥泵(12),并通过排泥口与反应池(10)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脱氮的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管(9)位于反应池(10)的底部,且与转子流量计(8)相连。转子流量计(8)与曝气泵(7)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脱氮的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6)在反应池(10)中为等间距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脱氮的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0)的上方设有与进水泵(4)相连的液位计(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脱氮的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内部为中空且两个主侧面呈孔格状的板材,无纺布(15)平铺并固定在支撑板(14)的两个主侧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脱氮的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还设有真空压力表(5)。
8.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脱氮的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膜生物反应器为处理装置,位于反应池(1)的生活污水通过进水管路进入反应池(10)后,在膜组件(6)的外部,形成一层生物膜,生物膜的外部为好氧区,内部为厌氧区;好氧区中,在好氧细菌的作用下,使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分解,氨氮发生硝化过程;然后通过出水泵(4)的抽吸作用形成的压力差,进入厌氧区及膜组件(6)的内部,在厌氧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完成反硝化过程和剩余有机物的分解过程,然后经过出水管路排出反应池,完成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水为连续进水,出水为连续出水,出水口的流量为1.0~1.5L/h。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过程中的污泥龄为18~20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35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