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冻液节能加热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2279.8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6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全龄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冻液 节能 加热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冻液稀释后的加热烘干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防冻液节能加热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空气源热泵冬季制热运行时表冷器存在结霜和化霜的弊病,导致降低制热效率和增加耗电量的难题,本人发明了《新型空气源热泵空调》,其公开号:CN 101672500A,该发明变革了现有技术空气源热泵采用表冷器式空气换热技术,而发明了用防冻液与空气换热的创新技术,彻底结束了空气源热泵结霜化霜的历史。但是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防冻液随运行时间的延长,其容积不断增加的难题。经过研究和多次反复地试验与分析,终于找到了导致防冻液容积增大的元凶,是因为冬季空气中含有一定的水份,在防冻液循环与空气接触换热过程中,空气中的水份遇冷后形成冰晶随同防冻液不断地被溶解在防冻液之中稀释了防冻液,导致防冻液容积增大。为了分离和清除防冻液中的水份,可以采用电加热、燃料锅炉加热或太阳能加热等多种形式的加热烘干方法,但是上述几种加热方式均又导致系统运行能耗增大,投资增加和运行成本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新型空气源热泵本身的超低温水源热泵机组冬季制热节能的优势,从压缩机排气或采暖热水中分流一部分热量用以加热防冻液,由于空气源热泵制热属于低能耗节能制热系统,因此实现了防冻液节能加热烘干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冻液节能加热烘干装置,由稀释防冻液加热烘干装置、防冻液喷淋和稀释防冻液倒出装置、超低温喷淋液式热泵机组和采暖供热回路构成。
实现上述目的的又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稀释防冻液加热烘干装置由防冻液加热烘干罐和蓄热水罐构成,所述的防冻液加热烘干罐配置在蓄热水罐顶部的封头钢板的上面,蓄热水罐的顶部封头钢板同是防冻液加热烘干罐的罐底,防冻液加热烘干罐配置保温透气盖和风帽,保温透气盖的边缘配置接水盘,所述的防冻液加热烘干罐内部配置加热盘管,加热盘管浸泡在被稀释的防冻液内。
实现上述目的的还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防冻液喷淋和稀释防冻液倒出装置由防冻液储罐、防冻液喷淋循环泵、稀释防冻液倒出罐、倒出阀门和稀释防冻液倒出泵构成。
实现上述目的的还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超低温喷淋液式热泵机组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防冻液喷淋装置接口构成。
实现上述目的的还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采暖供热回路由采暖供热泵和风机盘管构成。
实现上述目的的还一种技术方案是:由防冻液加热烘干罐、稀释防冻液倒入口与稀释防冻液倒出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稀释防冻液倒出泵的排液端,稀释防冻液倒出泵的吸入端与稀释防冻液倒出罐出液口相连接,防冻液储罐与稀释防冻液倒出罐由排液阀连通,防冻液循环泵的排液端与超低温喷淋液式热泵机组的防冻液输入端相连接,防冻液循环泵的吸入端与防冻液储罐的出液口相连接,防冻液储罐进液口与防冻液返回阀门的一端和超低温喷淋液式热泵机组的防冻液出液端相连接,防冻液返回阀门的另一端与防冻液加热烘干罐的防冻液返回口相连接,所述的蓄热水罐的热水出口与蓄热循环泵吸入端相连接,蓄热循环泵的排出端与超低温喷淋液式热泵机组的冷却水进水管相连接,蓄热水罐的热水进口与超低温喷淋液式热泵机组的冷却水出水管相连接,采暖供热泵和风机盘管构成采暖供热回路。
实现上述目的的还一种技术方案是:由防冻液加热烘干罐的稀释防冻液倒入口与稀释防冻液倒出泵的排液端相连接,稀释防冻液倒出泵的吸入端与稀释防冻液倒出罐的出液口相连接,防冻液循环泵的排出端和超低温喷淋液式热泵机组的防冻液输入端相连接,防冻液循环泵的吸入端与防冻液储罐的出液口相连接,防冻液加热烘干罐的防冻液返回口与防冻液返回阀门的一端相连接,防冻液返回阀门的另一端连接防冻液储罐的进液口和超低温喷淋液式热泵机组的防冻液出液端,防冻液加热烘干罐内的加热盘管的端与盘管加热循环泵的吸入端相连接,盘管加热循环泵的排出端与止回阀的一端相连接,止回阀的另一端与超低温喷淋液式热泵机组的冷却水进水管相连接,加热盘管的端与超低温喷淋液式热泵机组冷却水出水管相连接,采暖供热泵、止回阀和风机盘管构成采暖供热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全龄,未经王全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航拍测绘图像校正方法
- 下一篇:LED光源模组及直下式LED平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