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电场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2240.6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业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邬震中 |
地址: | 3250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场 处理 印染 废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它涉及一种装有磁化系统和废水外循环系统的微电场处理废水装置、原理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微电场处理废水有诸多优点,尤其是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被称为“环境友好”型技术。
但是,该技术的缺点是随着废水处理时间的增加,微电极易钝化,铁碳填料易结块等,使体系工作效率下降。
目前解决上述问题和改善微电场装置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案:从规整材料角度出发,设计出一种新颖的“丝棒”微电场材料;采用PVC包埋法,将铁碳粉末重新制成颗粒;将铁碳固定床改造成流化床反应器;外加微弱电压量定时改变正负极以减缓铁碳固定床的钝化现象等。
本发明装置设计的特点是在原铁碳固定床的基础上加装磁化系统和废水解循环系统,以进一步完善铁屑滤器,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电场处理废水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见图1,主要包括微电场系统、磁化系统和外循环系统等。
1微电场系统
主体装置,由内装铁碳填料的罐体构成。在废水处理中铁碳微电场反应的钝化,主要与体系中氧和含氧物质有关,极化作用会使电子在阴极上过度积累,而含氧物的生成则使阳极表面钝化:
O2+2Fe→2FeO
2OH-+Fe→FeO+H2O+2e
O2-+Fe→FeO+2e
此外,铁碳颗粒表面沉积的水垢,和附着的杂物也是体系功能钝化的一个原因。
2磁化装置
水被磁化后具有除去水垢和絮凝污染物的作用,而且会产生氢离子,氢离子是优良的去极化剂,能有效的清理阴极表面,同时也能破除阳极钝化膜。
FeO+2H+→2Fe2++H2O
O2+4H++4e→2H2O
OH-+H+→H2O
O2-+2H+→H2O
为了加强磁化作用,该体系使用交变电场。
3外循环装置
目前,微电场装置采用的是固定床,废水停留时间一般为30-240分钟,故可视为铁碳填料和废水介质之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本装置采用废水外循环装置,使废水不停的与铁碳填料作相对运动,以清洗微电池,防止钝化膜和水垢的形成,起到了相对流动床的作用。同时,附加的废水外循环装置,对增强磁化系统的磁化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1本技术系较为完善的微电场废水处理装置,可独立进行工作,特别是对于处理中度和轻度印染废水、有机废水和含铬废水等,效果显著。
2上述装置具有自身清洁和活化功能,可长期使用,不需添加任何物质,特别是化学药剂,保持了“环境友好型”废水处理装置的技术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微电场废水处理装置。
符号说明
附图中,1-主体罐;2-废水分配板;3-填料托板;4-泵体;5-滤器;6-磁化管;7-磁体(交变电源)。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的装置主体是由圆柱形罐体1及其内填的铁碳填料组成的微电场系统,罐体内上方装有废水分配板2,下方装有填料托板3。磁化系统安装在主罐体顶部外面上方,包括1-4个磁化管6,磁化管6外有外置式磁体7和交变电源,磁化管分别与进水管和主罐体相连接。废水外循环系统主要包括滤器5,泵体4和循环管路。
首先开启废水进水阀,废水由进水管输入系统,同时接通磁化器电源,使废水经磁化强度可调的磁化系统进入罐体,发生微电场反应,待放满主体罐后关闭进水阀,开启循环水阀,使废水进入外循环管路,与罐体内的废水形成流通回路,从而具备高流速状态、高磁化效率、高电池反应效率和可自动清洁的工艺特点,完成废水循环1-2次,废水在装置内停留时间为10-15分钟,最后开启排放水排水阀,处理完成后的排放水由排水管排出。其具体工艺参数与装置规格和加工效率设计有关,一般包括由罐体规格、填料成份比例和粒度、磁场强度、废水循环周期等。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