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线圆盘式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1872.0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红兴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3/28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53102 | 代理人: | 朱跃平 |
地址: | 66110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圆盘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导线圆盘式电机,主要涉及对圆盘电机关键部件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直流电时要么由一般的交流电经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等等过程实现,但通常得出的电流小而且过程复杂;而一般的直流电机也只是交流电机加上换向器构成,但发出的电流也不是恒定直流电,其他的直流电机由于各种原因也未能将直流电机简约化、高效化,故未能将直流电机大规模普及。
在输电方面由于长距离输电时直流电无感抗、阻抗等,比起交流电来说是优越不少,可以大幅度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电能利用率等,故通常就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再将其输出,在用电方面由于直流电机的综合效能在交流电机之下,故而又将直流电逆变后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导线圆盘式电机,导线圆盘能使直流电机更高效,结构更紧凑,运行更稳定,输出电流更加稳定可调;做电动机时转速稳定,更方便调节,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导线圆盘式电机,它有壳体、电机轴、产生轴向磁场的磁体、作为转子或者定子的圆盘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组合体由多个导线圆盘互相叠加组合而成,每一块导线圆盘均有内圆环和外圆环,内、外两圆环间有导线连接,圆盘组合体作为转子时,其内圆环与电机轴固定转动,内圆环和外圆环与相应电刷连接;导线组合体作为定子时,电机轴与磁体固定转动,导线圆盘组合体在磁体内或者在磁体的两侧,定子固定在壳体上。
磁体为永久磁铁、电磁铁或通电线圈。
圆盘组合体作为转子时,各导线圆盘的内、外圆环间有增加强度的径向筋条。
导线圆盘的径向筋条可以是与内、外圆环同质的材料,也可以是异质材料,径向筋条与内、外两圆环间的连接可以融铸为一体,也可以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不过,径向筋条以金属导体为佳,以便增强传输大电流。
内、外两圆环间的连接导线为细的漆包线,两端的连接点为电连接。
导线圆盘可以做成整块的,也可以由多块扇形拼接而成,各块扇形间连接为电连接。
内、外两圆环上可以设一圈圆柱体,连接导线绕在圆柱体上,绕行处为电接触,其余部分互相绝缘。
本发明的这种导线圆盘式(直流)电机,其圆盘组合体和磁体任意一个均可作为转子,另一个作为定子;其中当圆盘组合体作为定子时即为无刷电机,作为转子时,内、外两圆环连接电刷。
本发明的特点是:
1、细导线直接绕在内外两圆环的小圆柱上,绕行处电连接,将电流导到圆盘组合体上,使用细导线可以减少导线所占空间,同时增加磁场空间内导线的数量,让更多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可以充分利用磁场能。
2、径向筋条用粗导线,可以导通大电流,同时其中粗导线可以起到支撑圆盘整体形状、增加其强度的作用。
3、磁体宽度大于圆盘组合体的宽度,有利于将磁场集中在圆盘组合体所在空间,充分利用磁场;
4、磁铁两侧安装圆盘组合体,磁体两端的磁场都能得到利用。
5、每个导线圆盘本身具有较大空隙,外侧空隙大于内侧空隙,有利于整机的散热,保持机器长期正常工作,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总之,本发明做到了所提出的导线圆盘使直流电机更高效,结构更紧凑,运行更稳定,输出电流更加稳定可调;做电动机时转速稳定,更方便调节的发明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导线绕圆柱体形式的单块导线圆盘主视图(作为定子使用时)。
图2是的导线绕圆柱体形式的单块导线圆盘主视图(作为转子使用时)。
图3是省略导线的放射状导线圆盘主视图(作定子使用时)。
图4是省略导线的放射状导线圆盘主视图(作转子使用时)。
图5是放射状导线圆盘结构示意图。
图6是圆盘组合体作转子时直流电机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7是磁体作转子圆盘组合体置于两侧的直流电机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8是磁体作定子圆盘组合体置于两侧的直流电机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1-8中,各零部件的标号如下:
0-电机轴;2-圆柱齿;3-细导线;4-外圆环;5-内圆环(作转子时);6-径向筋条;7-放射状导线圆盘的内圆环(作定子时);8-放射状导线圆盘的外圆环;9-放射状导线圆盘的内圆环(作转子时);10-单层导线圆盘的内圆环;11-粗导线;12-单层导线圆盘的外圆环;13-圆盘组合体;14-圆盘组合体与磁体的间隙;15-线圈托槽或者铁芯;16-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红兴,未经王红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