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烟气污染物吸附剂评价的装置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1373.1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5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刘倩雁;潘卫国;何平;张锦红;石宙;冯彩;张晓英;邹敏婷;杨苗;吴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烟气 污染物 吸附剂 评价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用于烟气污染物吸附剂评价的装置,包括携带污染物的模拟烟气钢瓶,汞携带气体钢瓶,汞蒸气发生器,质量流量计A,质量流量计B、混气罐,双通阀,汞形态转换装置,汞分析仪,计算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床;
所述的汞携带气体钢瓶依次经压缩空气经流量计A、汞蒸汽发生器、双通阀后与混气罐的入口相连;
携带污染物的模拟烟气钢瓶经流量计B后与混气罐的入口相连;
混气罐出口的管道分成两路,一路管道经阀门从固定床的顶部进入固定床,固定床的下面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汞形态转化装置相连,汞形态转化装置的出口与汞分析仪相连;
汞分析仪将分析所得的数据送入计算机显示,另外,汞分析仪设有排气口并与尾气处理装置相连;
从混气罐出来的另一路管道不经固定床及汞形态转化装置而直接进入汞分析仪;
所述的固定床包括固定床的床体、烟气入口、烟气出口;
固定床的床体中,采用具备粒径为0.5~2mm的玻璃珠或硬质聚酯材料作为床料,粒径为0.5~1.5mm的吸附剂分散于床料中,固定床中床料与吸附剂的质量比值在50~7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烟气污染物吸附剂评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污染物吸附剂评价的装置中所用的所有的管道为TEFLON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烟气污染物吸附剂评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剂呈固体颗粒,为碳基类吸附剂或非碳基类吸附剂;
所述的碳基类吸附剂为活性炭或活性炭改性制品;
所述的非碳基类吸附剂为钙基类吸附剂、凹凸棒矿石类吸附剂、钙基类吸附剂的改性制品或凹凸棒矿石类吸附剂的改性制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烟气污染物吸附剂评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钙基类吸附剂为CaCl2或CaCO3。
5.利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烟气污染物吸附剂评价的装置对吸附剂进行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吸附剂的预处理
将吸附剂用去离子水清洗然后置于烘箱中在110℃下干燥24h去除水分;
(2)、固定床的安装
将床料与吸附剂混合均匀后填入到固定床中,固定床的上下均采用玻璃棉固定,固定床中床料与吸附剂的填充密度为30~50g/m;
(3)、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的评价
经汞携带气体钢瓶将压缩空气经流量计A后进入汞蒸汽发生器后携带由汞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汞蒸气经双通阀进入到混气罐中;
携带污染物的模拟烟气钢瓶将携带污染物的模拟烟气经流量计B后进入混气罐中并与上述的进入到混气罐中的汞蒸汽进行混合;
上述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烟气从混气罐出来分成两路,一路经阀门进入固定床,控制温度为65~350℃,停留时间为0.5-1.0s,被固定床中的吸附剂吸附后再进入汞形态转化装置进行汞形态转换后排出的烟气进入汞分析仪,计算机显示的是经固定床吸附剂吸附后的混合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Cout,经汞分析仪后排出的气体经尾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从混气罐出来的另一路直接进入汞分析仪进行分析后通过计算机显示即未经固定床的吸附剂吸附的混合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Cin;
然后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吸附剂对烟气中污染物的吸附效率及单位吸附量;
所述的吸附效率η:
其中,Cin :未经固定床的吸附剂吸附的混合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Cout :经固定床的吸附剂吸附的混合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所述的吸附剂的单位吸附量Qa:
式中,Cin :指混合烟气未经固定床的吸附剂吸附的混合烟气中污染物浓度;
:指混合烟气经固定床的吸附剂吸附后的混合烟气中的污染物,各监测瞬间的浓度;
:指各监测瞬间的时间间隔;
:指混合烟气被吸附剂吸附的时段内,监测的浓度的个数;
:指混合烟气流量;
:指固定床中吸附剂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学院,未经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3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抬底装置和液压支架
- 下一篇:智能IMS SIP会话建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