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光膜、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1277.7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秦广奎;柳在健;铃木照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5/04;G02B6/00;G02F1/13357;B32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光 背光 模组 液晶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光膜、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通常由光源、导光板和光学膜片及其它部分组成。为了确保显示画面的质量,背光模组应具有亮度高、发光均匀和照明角度大和质量轻厚度薄等性能。
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中通常对光学膜片作多方面设计来保证背光模组的性能,如在导光板上设置棱镜膜,棱镜膜用于将背光源的光线聚拢在较小的角度范围内射出,或者采用反射型偏光增亮膜,反射型偏光增亮膜利用两种不同高低折射率的材料组成多层膜,用于将光源的光线经过多次反射,尽可能将光源的光线发射至液晶面板。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光学膜片的光线聚合性能还是有限,无法提高到光源的利用率,从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不能满足一些高性能产品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光膜、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能够提高光源的利用率,减少入射至液晶显示面板的光线的扩散角度,从而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光膜,包括: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叠加而成的面板,所述第一材料层是各向异性材料;且在所述面板的平面上的至少一个方向,所述第一材料层和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相等;在垂直所述面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材料层和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不相等。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聚光膜。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光膜、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在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叠加而成的面板所在平面上,第一材料层和第一材料层至少有一个方向的折射率相等。对于倾斜入射至聚光膜的光线,被聚光膜反射后可以重复利用。对于垂直入射至聚光膜的光线,若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在所述面板所在平面上只有一个方向的折射率相等,那么该垂直入射光线只有在该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相等的方向的偏振光可以入射至液晶显示面板,使得入射光的散射角度更小,从而可以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线入射至聚光膜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光膜10,如图1、2所示,该聚光膜包括第一材料层11和第二材料层12,由第一材料层11和第二材料层12顺序叠加形成面板形状,该聚光膜10可以只包括一层第一材料层11和第二材料层12。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将非垂直于聚光膜10的入射光线反射至背光模组的散射膜,聚光膜10还可以包括多层第一材料层11和第二材料层12,第一材料层11和第二材料层12依次顺序叠加,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材料层11是各向异性材料,具体可以是TAC(Triacetyl cellulose,三乙酰纤维素)材料、NV(Nematic Vertical Liquid crystal polymer,正性液晶聚合物薄膜)结构的液晶聚合物材料或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第二材料层12可以是各向异性材料也可以是各向同性材料,若第一材料层11是各向异性材料,具体则也可以是TAC材料或者NV结构的液晶聚合物材料;若第二材料层是各向同性材料,具体可以是Co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