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进程状态切换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1131.2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7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子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郭振兴,李春晅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程 状态 切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移动终端技术,具体地,涉及移动终端多进程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逐步发展,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性能也在逐步强大,功能也在逐步完善。支持多个应用的同步运行,以及应用的直接切换已成为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主流趋势。谷歌Android、苹果iOS等系统都先后支持了应用的多进程状态运行及切换,即除一个在前台运行的应用外,还可以有多个应用同时在后台运行,并可以进入多进程状态管理界面,通过选择正在运行中的应用进行快速切换。
目前常规的技术方案是在内存允许的范围内允许随意进行应用间的切换,有些限定了进程状态的数量,有些并未限定但仅保留一段时间内被唤醒过的应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简单易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当运行的应用过多,或应用需要使用较大内存空间时,会对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性能、功耗带来很大影响,会很明显的影响到使用体验。对于一段时间内使用频率不高的应用,由于长时间占用系统内存,也会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影响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应用运行较多给系统性能造成较大影响的缺陷,提出一种多进程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进程状态切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进程状态切换方法,包括:
运行其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在当前进程状态组内的当前进程,当前进程的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在当前缓存中;
自当前进程状态组切换至目标进程状态组时,将当前进程状态组内的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到闪存中,并清空当前缓存;
将目标进程状态组内的进程状态信息恢复至当前缓存,并运行其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在目标进程状态组内的目标进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还包括:将各进程的进程状态信息分配在多个进程状态组中存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恢复目标进程状态组内的进程状态信息时,如果其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在目标进程状态组内的进程的使用频率高,则主动启动该进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恢复目标进程状态组内的进程状态信息时,如果其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在目标进程状态组内的进程的使用频率低,则关闭该进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还包括:启动新的进程,将该新的进程的进程状态信息分配在现有的进程状态组中存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还包括:增加新的进程状态组,将相应进程的进程状态信息分配在该新的进程状态组中存储。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进程状态切换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进程状态切换装置,包括:
进程运行模块,用于运行其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在当前进程状态组内的当前进程,当前进程的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在当前缓存中,并运行其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在目标进程状态组内的目标进程;
存储清空模块,用于自当前进程状态组切换至目标进程状态组时,将当前进程状态组内的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到闪存中,并清空当前缓存;
状态恢复模块,用于将目标进程状态组内的进程状态信息恢复至当前缓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装置还包括:
状态分配模块,用于将各进程的进程状态信息分配在多个进程状态组中存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装置还包括:进程频率判断模块,用于在恢复目标进程状态组内的进程状态信息时,判断其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在目标进程状态组内的进程的使用频率,并将判断结果发与进程运行模块;
进程运行模块,还用于根据进程频率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运行其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在目标进程状态组内的进程:
如果其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在目标进程状态组内的进程的使用频率高,则主动启动该进程;
如果其进程状态信息存储在目标进程状态组内的进程的使用频率低,则关闭该进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装置还包括:进程运行模块,还用于启动新的进程;
状态分配模块,还用于将该新的进程的进程状态信息分配在现有的进程状态组中存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装置还包括:组增加模块,用于增加新的进程状态组;
状态分配模块,还用于将相应进程的进程状态信息分配在该新的进程状态组中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1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