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渣的活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1051.7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5/00 | 分类号: | C04B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渣 活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渣的活化方法。
背景技术
钢渣就是炼钢过程排出的熔渣。钢渣主要是金属炉料中各元素被氧化后生成的氧化物、被侵蚀的炉衬料和补炉材料、金属炉料带入的杂质和为调整钢渣性质而特意加入的造渣材料,如石灰石、白云石、铁矿石、硅石等。钢渣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钙镁橄榄石、钙镁蔷薇辉石、铁酸二钙、RO(R代表镁、铁、锰的氧化物,即FeO、MgO、MnO形成的固熔体)、游离石灰(fCaO)等。
世界各国的冶金工业,每生产1吨粗钢都会排放约130KG的钢渣,全世界每年排放钢渣量约1~1.5亿吨。我国国内积存钢渣已有1亿吨以上,且每年仍以数千万吨的排渣量递增,我国钢渣的利用率较低,约为10%。若不处理和综合利用,钢渣会占用越来越多的土地、污染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钢渣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和高价值综合利用研究。
目前,对钢渣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冶金、建筑材料、农业利用、工程应用等领域。在作为建筑材料方面,钢渣可用于生产水泥、用于筑路材料、用于建材生产(如生产砖、砌块)等。但由于钢渣中硅含量只有约9%,比水泥中的硅含量(20%~30%)要少得多,导致其水化活性低,用其进行制作的建筑材料不仅凝结时间长,而且强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渣的活化方法,用该方法处理得到的钢渣的活性指数能提高50%以上,用该方法处理得到的钢渣生产胶凝材料强度能提高一倍以上。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渣的活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热闷钢渣在硅酸钠和铝酸钠的混合溶液浸泡15天,硅酸钠和铝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硅酸钠含量为50%~90%、铝酸钠含量为10%~50%;
(2)将浸泡后的钢渣自然风干48小时;
(3)将自然风干后的钢渣加热至800℃,然后保温4小时;
(4)在自然条件下将钢渣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粉磨至细度达到比表面积大于450M2/Kg,得到活化钢渣微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活化方法先将热闷钢渣在硅酸钠和铝酸钠溶液中充分浸泡,使溶液中的硅离子、铝离子渗透到钢渣(钢渣微孔含量大)内部,然后800℃温度下保温4小时,高温保温使钢渣内部游离形式的各种元素如硅离子、钙离子等进行反应生成高水化活性矿物,从而使形成的钢渣微粉活性指数提高50%以上,用其配制的胶凝材料强度提高一倍以上,从而有效满足建筑材料对抗折、抗压等强度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描述,但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取热闷钢渣原料按照本发明活化方法进行处理:
(1)将热闷钢渣原料在硅酸钠和铝酸钠的混合溶液浸泡15天,硅酸钠和铝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硅酸钠含量为80%、铝酸钠含量为20%;
(2)将浸泡后的钢渣自然风干48小时;
(3)将自然风干后的钢渣加热至800℃,然后保温4小时;
(4)在自然条件下将钢渣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粉磨(传统球磨方式)至细度达到比表面积大于450M2/Kg,得到活化钢渣微粉。
取活化钢渣微粉225克、PO42.5水泥225克、水225克、标准砂1350克,制成40x40x160mm试件,检测其活性指数:三天抗折强度为4.2MPa、抗压强度为22.7MPa,二十八天抗折强度为8.3MPa、抗压强度为44.1MPa。
对照例1:
取同实施例1的热闷钢渣原料,未经活化处理粉磨至细度达到比表面积大于450M2/Kg(粉磨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钢渣微粉。
取钢渣微粉225克、PO42.5水泥225克、水225克、标准砂1350克,制成40x40x160mm试件,检测其活性指数:三天抗折强度为1.8MPa、抗压强度为9.8MPa,二十八天抗折强度为5.2MPa、抗压强度为29.5MPa。
实施例2:
取热闷钢渣原料按照本发明活化方法进行处理:
(1)将热闷钢渣原料在硅酸钠和铝酸钠的混合溶液浸泡15天,硅酸钠和铝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硅酸钠含量为50%、铝酸钠含量为50%;
(2)将浸泡后的钢渣自然风干4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