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车辆驱动用马达的机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2492.X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2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堀田幸司;山中贤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6/40;B60L3/04;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徐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车辆 驱动 马达 机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车辆驱动用马达(行驶用马达)的机动车。本发明特别涉及包含混合动力车的电动汽车。本说明书中的“机动车”也包含燃料电池车。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的前舱(也叫做发动机舱)内,搭载有发动机、马达以及它们的控制器等各种装置。当机动车和障碍物碰撞时,前舱内的装置有可能会受到大的损坏。已提出对装置群的配置、装置的支承构造进行改良,减轻因碰撞导致装置受到的损坏的各种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配置于电池的后方的继电器箱因碰撞的冲击(撞击)而从前舱内飞出的机动车。该技术通过在碰撞时放出继电器箱来确保电池能够活动的空间。通过在碰撞时使电池容易活动而吸收碰撞的冲击。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碰撞时减小前舱内的变换器的损伤的技术。专利文献2的技术允许变换器因碰撞的冲击而活动。专利文献2的技术通过在碰撞时使变换器容易活动来减小变换器撞上其他部件时的冲击。变换器对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而言是重要的零件,特别需要保护其避免冲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622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908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的技术和专利文献2的技术,都通过使装置容易活动来减轻装置受到的损伤。但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需要使继电器箱飞出的机构。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需要通常时将变换器牢固地固定而在受到冲击时允许变换器容易活动的机构。不管哪一项技术,都需要特殊的机构,成本升高。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基于与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技术完全不同的概念,提供一种保护前舱内的装置、特别是在具备驱动用马达的机动车中不可缺少的电力控制器的技术。
机动车的电力控制器向车辆驱动用马达供给电力。即,电力控制器处理向车辆驱动用马达供给的大电力。因此,对于电力控制器,要求在机动车发生了碰撞后快速地放出剩余的电力。具体而言,电力控制器使用使马达驱动电流平滑化的大容量电容器。优选,当机动车发生了碰撞时,电力控制器能够从碰撞的冲击中幸存并使大容量电容器快速地放电。或者,在燃料电池车的情况下,优选,电力控制器能够快速地放出燃料电池所产生的电能。若电力控制器从碰撞中幸存(至少在碰撞后的数秒幸存),则能够用紧急放电电路使电容器(或者燃料电池)放电。由此,需要降低机动车碰撞时的电力控制器所受的损坏。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提供当电力控制器撞上其他装置时其他装置比电力控制器易损坏的前舱内装置布局。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着眼于电力控制器的壳体。壳体是多面体(典型的是6面体),具有角部。角部的强度比平面的强度高。由此,若以在机动车碰撞时使电力控制器的角部撞上其他装置的平坦面的方式配置电力控制器和其他装置,则能够提高即使其他装置损坏电力控制器也幸存的可能性。以在电力控制器的壳体设置突起并使该突起面向其他装置的平坦面的方式配置电力控制器和其他装置,也具有同样的优点。通过这样的布局,能降低施加于电力控制器的冲击。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够不用特别的机构而降低施加于电力控制器的冲击。
以下,为了使说明简单,将电力控制器以外的装置简称为“装置”。在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前舱内,在电力控制器的斜前方配置装置(电力控制器以外的装置)。并且,以使电力控制器的角部或者突起与装置的平坦侧面相对的方式配置电力控制器和装置。这样的布局提供以下的优点。首先,在采用了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机动车从其正面碰撞了障碍物(例如其他机动车)碰撞的情况下,装置比电力控制器先碰撞障碍物。装置可能会损坏而吸收碰撞的冲击。因此,施加于电力控制器的冲击得以缓和。另外,在障碍物从斜前方碰撞了机动车的情况下,装置被障碍物压着移动而与电力控制器接触。此时,装置的平坦侧面撞上电力控制器的角部或者突起。平坦侧面比角部、突起更易凹陷。即,在电力控制器与装置碰撞的情况下,装置的侧面先压坏。在电力控制器和障碍物之间装置压坏,由此施加于电力控制器的冲击得以缓和。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通过将装置以在电力控制器和障碍物之间易坏的位置关系进行配置来减小对电力控制器的损坏。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不需要成本高的特别的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24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