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的传动系系统的万向接头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67787.8 | 申请日: | 201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4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J.苏巴;H.弗拉金;R.D.库钦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乔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3/16 | 分类号: | F16D3/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冯春时;杨炯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传动 系统 万向 接头 组件 | ||
1.一种经受高扭转负载的用于汽车传动系组件的万向接头的利用模形成的叉头组件,所述叉头组件具有基本一致的厚度,所述叉头组件包括:
具有环形壁的杯形部分,所述杯形部分包括底座部分和上表面;
一对间隔开的相对的凸片,所述凸片与具有所述环形壁的上表面的所述杯形部分的所述环形部分的上表面整体结合且从其延伸;以及
一体的、向外变形的基本连续的唇部部分,所述唇部部分大体上垂直于所述杯形部分的所述环形壁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凸片延伸,充分强化了所述叉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片各包括相对的同轴地对准的管状套筒,所述管状套筒从所述凸片的表面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叉头组件具有小于10mm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头的总厚度的变化小于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头组件通过冲压由高强度低合金钢片材整体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的强度在冲压期间增大了至少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唇部部分延伸足以实质地强化所述叉头组件以抵抗扭转负载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唇部具有至少大约等于所述叉头组件的厚度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唇部相对于所述凸片和环形壁的外表面以大约45度的角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唇部完全围绕所述凸片的上表面延伸,且延伸到所述凸片之间的所述环形壁的上表面且包括所述凸片之间的所述环形壁的上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壁的上表面与所述凸片之间存在凹面弓形部分,所述凹面弓形部分在所述唇部部分处从凹入表面过渡至凸出表面。
12.一种经受高扭转负载的用于汽车传动系组件的万向接头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所述叉头组件具有基本一致的厚度,所述叉头组件包括:
具有环形壁的杯形部分,所述杯形部分包括底座部分和上表面;
一对间隔开的相对的凸片,所述凸片与具有上表面的所述杯形部分的所述环形部分的上表面整体结合且从其延伸;
一体的、向外变形的基本连续的唇部部分,所述唇部部分从所述杯形部分的环形壁的上表面和所述凸片延伸,充分强化了所述叉头组件;以及
在所述环形壁的上表面与所述凸片之间的凹面弓形部分,所述凹面弓形部分在所述唇部部分处从凹入表面过渡到凸出表面,进一步强化了所述叉头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片各包括相对的同轴地对准的向内延伸的管状套筒。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头组件具有小于10mm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头组件的总的厚度的变化小于20%。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利用模形成的整体式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唇部完全围绕所述凸片的上表面延伸,延伸到所述凸片之间的环形壁的上表面和包括所述凸片之间的环形壁的上表面,形成连续的唇部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龙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77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力传感装置、尤其是电容性的称重单元
- 下一篇:装修包水管新型装饰型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