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电源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57893.8 | 申请日: | 201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0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细谷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2M3/28 | 分类号: | H02M3/2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薛凯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别从多个输出部输出电压的开关电源电路,特别涉及除了具备按照第1输出部的输出电压来反馈控制一次侧的反馈电路以外还具备使第2输出部的输出电压稳定化的电路的开关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从多个输出部分别输出电压的开关电源电路。几个专利文献中,都是构成为输入整流过的电压或整流平滑过的电压,在转换器的第1输出(主输出)之外产生第2输出(副输出)电压,通过按照该第2输出电压来控制第2输出侧的开关元件,来调整第2输出电压。
专利文献1公开的开关电源电路中,从变压器的一次侧向二次侧提供电的期间根据由电流谐振用电容器和变压器的漏电感决定的谐振频率来决定(专利文献1的段落[0034])。另外,在第2输出线设有输出控制用开关元件以及控制其接通/断开的脉冲宽度的输出控制电路(专利文献1的段落[0028])
图1(A)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示的开关电源电路的概略图,图1(B)是输出控制电路的内部的框图。在该开关电源电路中,在构成第2整流平滑电路(17)的第2输出整流二极管(15)的阴极与第2输出平滑电容器(16)之间连接输出控制用MOS-FET(40),在第2直流输出端子(18、19)与输出控制用MOS-FET(40)的栅极之间设置基于第2输出平滑电容器(16)的电压来控制输出控制用MOS-FET(40)的接通/断开的输出控制电路(41)。输出控制用MOS-FET(40)与第1主MOS-FET(1)的接通期间同步,且以相同的开关频率进行接通/断开动作。另外,主控制电路(14)将第1主MOS-FET(1)的接通期间固定,并通过基于第1整流平滑电路(9)的输出电压Vo1来使第2主MOS-FET(2)的接通期间变化,来控制第1主MOS-FET(1)的接通占空比。
如图1(B)所示,输出控制电路(41)由如下要素构成:电压变动检测电路(42),其在第1主MOS-FET(1)的接通时检测在变压器(5)的第2二次绕组(5c)产生的电压Vt22;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43),其检测第2输出平滑电容器(16)的电压Vo2并输出该检测电压与规定第2输出电压值的基准电压的误差信号Ve2;PWM控制电路(44),其通过电压变动检测电路(42)的检测信号Vtd驱动,且输出具有基于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43)的误差信号Ve2来控制的占空比的脉冲列信号Vpt;RS双稳态多谐振荡器(45),其通过电压变动检测电路(42)的检测信号Vtd来置位,且通过PWM控制电路(44)的脉冲列信号Vpt来重置;和驱动电路(46),其根据RS双稳态多谐振荡器(45)的输出信号将工作信号Vs2赋予输出控制用MOS-FET(40)的栅极。
通过该构成,按照第2输出电压Vo2来对输出控制用MOS-FET(40)进行PWM控制,使第2输出电压Vo2稳定化。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开关电源电路通过具备控制脉冲列的占空因数的二次侧控制单元的频率调制器来控制第1输出电压,构成为对脉冲电压波的数量进行间除来控制第2输出电压。
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开关电源电路中,在进行主反馈的输出系统以外的输出系统的变压器的二次绕组输出设置开关电路,进一步检测输出电压,通过使脉冲宽度控制电路产生脉冲信号、并使该脉冲信号与进行主反馈的输出系统的脉冲控制信号同步,由此控制进行主反馈的输出系统以外的输出系统的变压器的二次绕组输出的ON宽度,使输出电压稳定化。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6/061924号
专利文献2:JP特开平3-7062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00-217356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开关电源电路中,需要用于生成基于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的误差信号的占空比的脉冲列信号的PWM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整体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在维持第2输出部的输出电压的高精度化的同时,简化电路构成来实现小型低成本化的开关电源电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开关电源电路的构成如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那样。典型地如下地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78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