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解液类蓄电器件用粘合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6500.1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7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耕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C09J133/08;H01G11/14;H01G11/80;H01M10/04;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解液 类蓄电 器件 粘合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解液类蓄电器件用粘合薄膜,进一步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对卷绕在一起的蓄电元件进行封卷,或用于对极耳部进行绝缘的粘合薄膜,所述极耳部用于对蓄电元件进行电力的输入输出。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双电层电容器、锂离子电容器等有机电解液类蓄电器件中,在卷绕的蓄电元件的外周使用粘合薄膜以保持卷绕结构,并进行绝缘。另外,在这些有机电解液类蓄电器件中,在用于对卷绕在一起的蓄电元件进行电力的输入输出的极耳部上,也可使用粘合薄膜,用以防止极耳部彼此的接触及极耳部与外装罐之间的接触引起的短路。
作为这样的粘合薄膜,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粘合薄膜,其包括由聚丙烯构成的基体材料薄膜,以及形成在上述基体材料薄膜上的由丙烯酸类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层。然而,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粘合薄膜对于有机电解液类蓄电器件中所使用的有机电解液的耐电解液性低,因此,有时引起有机电解液类蓄电器件的性能劣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264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性、及耐电解液性优异,并且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的有机电解液类蓄电器件用粘合薄膜。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下述粘合薄膜的耐热性、及耐电解液性优异,而且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以至完成了本发明,所述粘合薄膜包括,基体材料薄膜,其由在交联环状烯烃聚合物中含有弹性体的树脂组合物制成;以及粘合层,其形成于所述基体材料薄膜上且含有丙烯酸类粘合剂。
即,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有机电解液类蓄电器件用粘合薄膜,其包括:基体材料薄膜,其由含有交联环状烯烃聚合物和弹性体的树脂组合物制成,以及,粘合层,其形成于所述基体材料薄膜上且含有丙烯酸类粘合剂。
优选所述弹性体为烯烃类弹性体。
优选所述烯烃类弹性体为选自乙烯-α-烯烃共聚弹性体及乙烯-丙烯-二烯共聚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基体材料薄膜的厚度为1~500μm。
优选所述基体材料薄膜由下述树脂组合物制成,所述树脂组合物是使含有环状烯烃单体、弹性体及聚合催化剂的聚合性组合物进行本体聚合而得到的。
另外,本发明的有机电解液类蓄电器件用粘合薄膜可优选作为用于对卷绕在一起的电池元件进行封卷,或者用于对极耳部进行绝缘,所述极耳部是用于对蓄电元件进行电力的输入输出的极耳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耐热性、及耐电解液性优异,且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特别是相对于构成有机电解液类蓄电器件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的有机电解液类蓄电器件用粘合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有机电解液类蓄电器件用粘合薄膜具有基体材料薄膜,其由含有交联环状烯烃聚合物和弹性体的树脂组合物制成;以及粘合层,其形成于所述基体材料薄膜上且含有丙烯酸类粘合剂。
首先,对构成基体材料薄膜的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交联环状烯烃聚合物)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交联环状烯烃聚合物是通过使环状烯烃单体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环状烯烃聚合物),具有三维交联结构。就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交联环状烯烃聚合物而言,其在23℃下在1,2-二氯苯中浸渍24小时,将得到的溶液用80目的金属网过滤,此时的不溶物所显示出的交联度优选为7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8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5重量%以上。若交联度过低,则有时无法表现出期望的耐热性及机械强度。
交联环状烯烃聚合物的制造中所使用的环状烯烃单体是具有由碳原子形成的环结构,在该环中具有碳-碳双键的化合物。作为其例子,可以举出:降冰片烯类单体及单环环状烯烃等,优选降冰片烯类单体。降冰片烯类单体为含有降冰片烯环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降冰片烯类、二环戊二烯类、四环十二烯类等。这些也可以含有烷基、烯基、亚烷基、芳基等烃基及羧基或酸酐基等极性基团作为取代基。
另外,作为降冰片烯类单体,除降冰片烯环的双键以外,可以进一步具有双键。这些单体中,从可以提高得到的粘合薄膜的耐电解液性的方面考虑,优选非极性的、即不具有极性基团而仅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降冰片烯类单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6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